存档 | 23Autumn 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

综述

一、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中国的两个面向:

  1. 伦理道德层面:从包办婚姻到“恋爱神圣”
  2. 政治历史层面:从朝贡体系到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新文学:
特质: 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的体现,其中重要的内容,即赋予崭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政治历史观念以相匹配的语言形式与表达,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自身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
概念: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现代的含义:

  1. 历时性角度:相对于旧,表明与中国“古典”的、“传统”的文学时期的区分;
  2. 共时性角度:显示其“现代”质地:题材、主题、语言、文学观念上发生的重要变革

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要

1、早期几种

1、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1922.3)
为上海《申报》创刊五十周年(1872-1922);进化论史观与线性思维;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不可逆趋势
2、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
承认现代文学,但不承认新旧文学的差异:共时性史观,打破进化论史观和线性思维;古今中外的文学无非古典的和浪漫的;五四新文学是浪漫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健康人性;
3、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0初)
循环论史观:言志与载道交替;新文学与公安派;清代文学的反动

2、三四十年代

1、三十年代“文学史热”:1928-1937共67种,分三类:
a 重点论述古代,新文学作为附录,篇幅较小;
b 重点论述古代,但对晚清、五四以来新文学重视,视为独立文学发展阶段;
c 专门论述晚清以降的文学发展,重点在说明新文学的趋向。
整体感觉:正力图脱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框架,但并未完全独立,不具备完整的学科形态。

2、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大系》
a 良友图书公司出版;1935-1936年间出版
b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化总结(1917-1927)
c 小编组织与大佬云集:作史需要、对“打天下” 的历史化欲望;历史当事人的历史化叙述
d 分卷整理与导言:
总序-蔡元培;理论建设集-胡适;文学论争集-郑振铎;小说一集-茅盾;小说二集-鲁迅;小说三集-郑伯奇;散文一集-周作人;散文二集-郁达夫;诗集-朱自清;戏剧集-洪深;史料索引集-阿英(钱杏邨)

3、王瑶《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创立

1、王瑶:从清华到北大,从古典到现代
2、新中国成立的修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五四以来新文学史;
3、学科创立:1950年教育部规定“中国新文学史”为各大学中文系必修课,课时量与古代持平;现代文学研究几成显学
4、上册与下册:1951.9/1953.8;半年与一年半;个人挥洒与集体讨论;三反五反批评上册,下册谨慎
5、命途多舛:从1955批判胡风开始受牵连

4、五六十年代文学史生产

1、三种代表作:
张毕来《新文学史纲》(1955,作家出版社)
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作家出版社)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作家出版社)
2、特点:政治引导:新民主主史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念(苏联模式);文学个性、标准被否弃,让位于政治
3、集体写作:1958反右;大跃进的写史方式;复旦、吉大、人大、北大师生生

5、八九十年代的重评与“重写”

1、背景:“文革”结束与“拨乱反正”
2、特点:
a平反一批老作家;b 历史与美学的结合、思潮流派研究;c回归五四与启蒙立场、方法热与文化热
3、“重写文学史”
a《上海文论》1988年专栏;陈思和、王晓明
b“冲击那些似乎已成定论的文学史结论”,共9期
c 为反对过去的“政治标准”,“审美”被抽离出来成为新的标准;仍是对抗性思路;

6、晚近几种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程光炜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分期(1917-1949)

1、起止点:
起点: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截止点: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或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2、分期: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立人”主题;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2、第二个十年(1928-1937.6)
多元格局: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
3、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抗战”;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立人”主题:塑造与现代民族国家和五四新伦理相匹配的现代个体:
a鲁迅:“掊物质而张明灵,任个人而排众数。”
b徐志摩:“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新诗之发生、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鲁迅小说、短篇小说为主;文明戏诞生
3、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艺术的武器与武器的艺术:从五四到五卅
4、程凯《革命的张力》:大革命时期的文人选择

第二个十年(1928-1937.6)

1多元格局:左翼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左联;
2、京派文学、海派文学:沈从文、施蛰存
3、长篇小说成就突出: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
4、新诗现代派潮流:南北呼应
5、戏剧:曹禺、左翼戏剧、国防戏剧等

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1、“抗战”:救亡压倒一切;自觉不自觉的战争烙印
2、政治区域: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上海“孤岛”
3、延安文艺与“讲话”;赵树理方向;喜闻乐见、民族形式、大众化;知识分子向农民学习;政治标准第一
4、钱钟书《围城》、张爱玲的出现
5、四十年代新诗:冯至《十四行集》、“九叶派”“七月派”、吴兴华
6、“天下愈乱,我心愈治。”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新文学的晚清因素

一、中国现代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1)晚清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强调断裂性和差异性;内在的文学功利性
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社会主义革命及现代化建设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文学自律性思路
1、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评论》1985年5期
2、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读书》1985年第10期至1986年第3期;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系统质”的获得(世界文学)——横向
“悲凉”的整体特征(二十世纪)——纵向
质疑:能否盖全?启蒙救亡构成内在出发点;延安文艺、通俗小说等是否“悲凉”?
4、强调有机整体性;注意文学革命之前已出现的某些现代变革趋向;

(3)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中国作家将文学现代化的努力,未尝较西方为迟。这股跃跃欲试的冲动不始自五四,而发端于晚清。”——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来源:《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8
1、四种主要晚清小说(狭邪小说、公案侠义小说、谴责小说、科幻小说):“其实已预告了20世纪中国‘正宗’现代文学的四个方向:对欲望、正义、价值、知识范畴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如何叙述欲望、正义、价值、知识的形式性琢磨。”——“晚清现代性”的内容与形式
2、后设视角、结论先行
3、被问题化的“晚清”:过渡还是源头?/没有五四,何来晚清?

二、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基本背景

1、19世纪末,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
2、发起人:梁启超;日本时期;
文章:《夏威夷游记》《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

文界革命

1、时间: 1899年12月,梁启超从日本横滨乘船去夏威夷,在船上阅读日本报人德富苏峰的著作,颇有感触
2、口号:《夏威夷游记》中明确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其文雄放隽快,善以欧西文思入日本文,实为文界别开一生而者。中国若有文界革命,当亦不可不起点于是也。”
3、适用范围:书报业;晚清办报风潮;现代报刊媒体需“播文明思想于国民”;
4、与严复论争《原富》;
5、打破桐城古文的“新民文体”:“自是启超复专以宣传为业,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畅其旨义,国人竞喜读之。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启超素不喜桐城派古文,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致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为新文体。”
6、新文体是一种“或大或小,或精或粗,或庄或谐,或激或随”的发表政见、传播思想的文字载体
7、倡导者兼实践者:《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

小说界革命

1背景:旧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小说戏曲等而下之
2、现代文体格局的起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3、a《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提倡政治小说,推动政治改良,效法西方(神话)
b《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创刊号,日本;中国第一本小说杂志
4、四大观点:认识论与方法论
a把小说界革命与新民救国、改良群治紧密联系起来;
b推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是新民救国的最好形式;
c将小说分为写实派与理想派两类;
d小说有熏、浸、刺、提 四种力量。
5、亲自实践:《新中国未来记》,五回,政治小说,二人辩论没有情节,意在发表政见

诗界革命

1、文献:
a《夏威夷游记》三个标准:新意境、新语句、古人之风格
b《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开辟“诗界潮音集”、“饮冰室诗话”、“杂歌谣”等专栏,推进诗界革命;《饮冰室诗话》204条
2、三个标准:
a新意境:西风东渐下的新事物、新知识和西方社会的新精神、新思想,包含着国民自新、民族文明进化的新理想、新情感(价值核心)
b新语句:与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相辅相成的话语,包含新名词、新语汇、新句式;(语言媒介)
c古人之风格:保持中国诗歌创作的格律、节奏、气韵、物象(艺术形式)
3、影响:为胡适时代白话新诗的发生奠定基础
4、先驱:黄遵宪(1948-1905),
a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历任驻日参赞(何如璋)、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法意比四国参赞(薛福成)。
b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杂感》——“言文一致” 的首倡者
言文一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言文一致”运动是明治维新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倪伟:《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

三、王国维与《红楼梦评论》

甲骨四堂: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

(2)《红楼梦评论》:初稿刊于1904年,1905收入《静安文集》出版;
(3)特点:
a突破金圣叹评《水浒》式中国小说研究传统,由赏鉴、评点、题咏(零散随意)到系统严密的研究逻辑;
b以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来观照,突破批评了“红学”既往的索隐、考据,推动红学研究;
c纯以审美眼光评论《红楼梦》,直接肯定文学的美学本质;突破梁启超等晚清文学政治功利性观念;依据叔本华“文学无功利性”观念
(4)悲剧的意义
a亚里士多德《诗学》:净化说:恐惧、怜悯
席勒《论素朴诗与感伤诗》
B悲剧的意义:人生不存在圆满,皆有缺憾,生之痛苦不可免,文艺因此不可无。文学是慰藉有缺憾人生必不可少的补充;悲剧最能慰藉,因为它让观众“观他人之痛苦”而警醒,由此渐趋解脱之道。
c三种悲剧:宝黛爱情,悲剧中之悲剧:
极恶之人极强之能力;盲目的命运者;
“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其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
(5)人性的立场、关注人生
五四“人的文学”延续了这一文学观
(6)批判“大团圆”与国民性批判
a“耽溺于生活之欲”
b鲁迅《阿Q正传》结尾“大团圆”的反讽
c废名《中国文章》:“中国文章里没有外国人的厌世诗。中国人生在世,确乎是重实际,少理想,更不喜欢思索那‘死’,因此不但生活上就是文艺里也多是凝滞的空气 ”“中国人的思想大约都是‘此间乐,不思蜀’,或者就因为这个缘故在文章里失却一份美丽了。”
d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肯定中国国民性
汤生;两个小辫子;“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南亭亭长)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佛山人)
曾朴《孽海花》;(东亚病夫)
刘鹗《老残游记》(洪都百炼生)

(1)讽刺小说-谴责小说-黑幕小说:基于艺术水准的划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923;教育部、任教):
1、“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上等)
2、“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中等)
3、“此外以抉摘社会弊病自命,撰作此类小说者尚多,顾什九学步前数书,而甚不逮,徒作噍呵之文,转无感人之力,旋生旋灭,亦多不完。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谩骂之志而无书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下等)

(2)作者及创作缘起
1、李宝嘉( 1867-1906 ):字伯元,江苏武进人;以文为业,还有《庚子国变弹词》《文明小史》等;为写小说而写;
2、吴沃尧(1866-1910):字茧人,广东南海人,居佛山镇。撰稿为生,高产作家,长篇十几种,创作共数百万字;为写小说而写;780字换300大洋《还我魂灵记》;
3、曾朴( 1872-1935 ):字孟朴,江苏常熟人;举人,后不第,捐内阁中书(与洪钧熟识);1895入同文馆学法文;考总理衙门未果,南回;1907创《小说林》杂志;金松岑写不下去;与张爱玲家有亲戚关系;《孽海花》销量最好,畅销数万;
4、刘鹗( 1857-1910 ):字铁云,江苏丹徒人;行医、治河、知府、重实业,主张修铁路、开山西矿,“汉奸”;庚子赈灾、与日本人贩盐:流放新疆死;兴到赠友与赠稿助友

(3)各自特点、内容
1《官场现形记》:60回,揭露晚清中国官僚体制内部的腐朽情况,从小到大各级官员,官场众生相;
“亦尝见夫官矣, 送迎之外无治绩,供张之外无才能,忍饥渴,冒寒暑,行香则天明而往,禀见则日落而归,卒不知其何所为而来,亦卒不知其何所为而去。”——《自序》
a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将清政府官员“易名换姓”,其所叙述的故事或来自于作者亲身经历,或传自于坊间道听途说;(慈禧阅后,按名调查)
b “现形”写法,后多有仿效;贪官、军队腐朽、各级官吏崇洋媚外
c 缺点:“臆说颇多,难云实录;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篇,即千篇一律”——鲁迅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08回
a“死里逃生”得到《九死一生笔记》;从逃离上海到无容身之地:举国皆怪
b“我”多年经商之所见;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出现,涉世未深年轻人,目睹怪现状,逐步明白:《狂人日记》的叙述视角
c“官师士商,皆著于录,搜罗当时传说而外,亦贩旧作,以为新闻。”
d缺点:“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3、《老残游记》,20回,游医老残(“医国手” 母题),
a开头:“破船-中国” 的隐喻;感时忧国(Obsession with China;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开头)
b描写成就突出:大明湖千佛山风景(风景);白妞说书(音乐)
c“清官之恶”——自身经历、实业主张
d“其书即借铁英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而攻击官吏之处亦多。”鲁迅未有明显批评。
e心态化叙述多,与五四小说构成联结
4《孽海花》,35回,以金汮(洪钧)、傅彩云(赛金花)为线索;以达官显贵为对象
a真人真事:有交往;李鸿章、张佩纶、黄遵宪、张之洞、光绪、翁同龢、恭亲王、梁启超、孙中山
b心理描写:傅彩云与瓦德西
c法国民主自由思想:“卅年影事托写自由花”“斯拉夫民族思争自由天”;夏雅丽刺杀沙皇(虚无党;无政府主义)
d、女性意识的觉醒(傅彩云怒怼金汮)
e、“书于洪傅特多恶谑,并写当时达官名士模样,亦极淋漓,而时复长大其词,如凡谴责小说通病;唯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则其所长也。”

(4)与《儒林外史》的关系
1、讽刺的运用:委婉与直露
2、楔子式的开头
3、故事接故事的叙事结构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5)新文学因素的孕育:
1、多种叙事视角的应用;2、心理描写的使用
3、写景状物能力的提升;4、女性形象的变化

五、四大小说期刊

(1)背景:
1、新闻、报刊业的兴起:以上海为中心
a近代都市文化氛围的兴起引发对小说的阅读需求
b晚清文化传播媒介变革为近代知识分子的职业化提供了新的生存方式
c1903年,连梦青以千字酬五元将《邻女语》卖给《绣像小说》杂志,此后晚清报刊逐步明确了稿酬制度。稿酬制度的确立,直接促成了依靠写作为生的职业化小说家群体的形成,为近代小说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2、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度,传统读书人朝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a从事实际事业,以为他日从政之训练
b为拓宽言路,宣传政治主张兼采集民间舆论

(2)从事新闻出版业知识人构成:
1、从政治活动中半是被迫、半是主动撤出,以后也主要活跃在文化界,如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秉持通俗化方针、贴近市场
2、政坛失意、被迫转入出版业的读书人,如梁启超,将出版视作政治活动之一种形式,刊物以文艺形式宣传政治、文化主张;
3、革命派及思想激进的知识人,如章太炎,思想上支持革命,办刊宗旨上接近梁启超

(3)具有“世俗知识分子”色彩的晚清谴责小说家群体特征:多为报人、职业作家
1、与受制于体制内的传统士人相比,具有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2、与占据社会政治文化主流的精英知识分子相对,具有平民性、大众化特征;
3、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鄙视物欲相比,他们在市场中寻求生存策略,具有商业性的功利色彩

(4)四大小说期刊
1、《新小说》:1902,横滨;梁启超;晚清首个重要文学杂志;“小说界革命”阵地,《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即发于创刊号头条;政治功利性色彩浓厚;吴沃尧加入,争取了读者,但背离了梁启超的初衷;《新中国未来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前期:以直接宣传政治立场、文化观点的小说为主;间杂侦探、写情翻译小说;传奇、戏曲、游戏文章作为调剂;
后期:以反映晚近社会现实的社会小说为中心(注重小说情节性与文学趣味性)
2、《绣像小说》:李宝嘉、欧阳巨源;存在三年,共72期;发行期数和办刊时间居四大小说杂志之首;李伯元、吴趼人、刘鹗、连梦青、欧阳巨源等,属于传统文人;《老残游记》《文明小史》;将文学视为启蒙工具,但顾及一般人接受能力:
a对民间戏曲十分重视,刊发众多弹词创作;
b对传统小说手法多有借鉴,将点评附于小说后面,引导普通读者
3、《月月小说》:吴沃尧、周桂笙、许伏民、侠民等,主要是职业小说家;相对传统一些,勉力以读者能接受的形式进行说教;整体成就相对不突出;短篇小说以译作为主;
4、《小说林》:存在一年半,共12期;曾朴、徐念慈、摩西、卓呆、紫涯、铁汉等,有很强的翻译和创作能力,三位主要办刊人都是常熟人;特色是译介外国小说名著;《孽海花》;显出古雅格调、注重文采的倾向:对《新小说》过于关注文学功用而忽视自身审美特质的反动,具有早期的纯文学/游戏性色彩;

《新青年》杂志与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情形与时代语境

1、清帝逊位、共和创立、袁氏当国、二次革命;
2、一战爆发(起点: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终点: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列强无暇东顾,国内工商业发展,新兴阶级与进步思想同步壮大;
3、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的文化政治潮流;《青年杂志》创刊前夕的 1915 年 8 月,国内接连发生多起政治事件:
a、8 月初,袁世凯授意其美国顾问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提出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应该改行帝制。另一顾问、日本法学家有贺长雄也发表文章主张中国宜仿效日本改行帝制;
b、14日,北京成立筹安会,意在“筹一国之治安”,宣称“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公开鼓吹复辟帝制。

二、《新青年》杂志创刊、理念及分期

(1)历程:
1、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群益书社(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亚东汪孟邹),初名《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人权、科学;新文化运动宣言);每月200元,一期1000册
次年2月一卷六号后停刊(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青年》);
2、1916年9月二卷起更名《新青年》;陈独秀发表《新青年》: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1-3卷:陈独秀主编、唯一作者——个人刊物、工作繁重、经费紧张
3、1916年底陈独秀赴京筹款,接受蔡元培邀请;1917年1月,陈独秀调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
4、1917年4月,第三卷第二号 “二十八画生” 发表《体育之研究》;斯巴达尚武;“密如牛毛” 的繁重课程,对学生只能“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
5、1918 年 1 月,四卷一号,正式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 编委七人:陈独秀、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后加高一涵;(1917.8.9铁屋之辩;约稿《狂人日记》) 改期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的运动;
“本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 ”;“采取集议制度,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 “每期一人,周而复始”
6、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停刊5个月。10月迁回上海,陈望道、沈雁冰、李达、李汉俊等加盟;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
7、1920年9月1日第8卷第1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中国共产党(1921.7)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
8、1926年7月停刊;共出9卷54号

(2)理念及分期:
1、第一阶段: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至1918年1月,共三卷十六号;陈独秀一人主编;民主、科学
2、第二阶段:1918年1月到1920年6月,四至八卷,
同人刊物;从民主、科学”逐渐转型成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3、第三阶段:1920年9月至1926年终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理论宣传刊物。
销售情况:开始每期只印一千份,后来一再重印,易名《新青年》尤其迁址北京大学后,最多一期销售一万五、六千份。每期出版后,在北大即销售一空。这在当时的报刊界着实是个非常惊人的业绩

三、新文化运动主将及掌故

(1)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辛亥后曾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代表作:《敬告青年》《驳康有为共和平议》《文学革命论》
(2)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代表作:《青春》《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
(3)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代表作:《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关不住了》(新诗)
(4)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
(5)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绍兴人。代表作:《人的文学》
(6)钱玄同(1887年9月12日-1939年1月17日),原名钱夏,字德潜,又号疑古、逸谷, 五四运动前夕改名玄同。汉族,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代表作:“双簧信”、《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
(7)刘半农 (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代表作:《我之文学改良观》《教我如何不想她》(1925年8月法国回国海轮上)
(8)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后改尹默,字中、秋明,号君墨。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南沈北于”。

(9)掌故
1、蔡元培聘陈独秀作文科学长与胡适入主北大:
a范源濂礼聘蔡元培;留日之陈独秀、留欧之蔡元培、留美的胡适之(新文化运动三驾马车);
b蔡元培礼聘陈独秀:浙系班子;医专校长汤尔和;文科问沈尹默、理科问夏元瑮;推荐陈独秀做文科学长;刘师培也推荐;“三顾茅庐”“把新青年搬到北大”(1916年底)
c胡适应聘北大:安徽同乡;汪孟邹引荐给陈独秀;26岁;博士头衔、新派;留美、留日平衡留欧
2、“铁屋之辩”(《呐喊自序》):鲁迅、钱玄同1917.8.9 ,约稿《狂人日记》

四、重要文献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1,2卷5号):文章八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处理北大校务、保护入狱的青年学生、营救陈独秀、为傅斯年罗家伦两人辩护:胡适在五四运动中的主要作为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2,2卷6号),“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际兹文学革新之时代,凡属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均在排斥之列。以何理由而排斥此三种文学耶? 曰: 贵族文学,藻饰依他,失独立自尊之气象也; 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抒情写实之旨也; 山林文学,深晦艰涩,自以为名山著述,于其群之大多数无所裨益也。

(3)钱玄同致《新青年》信:
从语言文字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4)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

(5)双簧信(1918.3,4卷3号):
钱玄同、刘半农;钱化名王敬轩,冒充旧文人
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刘半农《复王敬轩书》

(6)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4,4卷4号):“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以有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

(7)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12,5卷6号):
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试图将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直接移用于中国新文学,使文学革命内容更具体化;

五、《新青年》译介情况

(1)翻译早于创作;
(2)译介情况:
1、介绍西方进步思想:“德先生”:民主
A、1915年一卷一号、1916年二卷二号,薛纽伯《现
代文明史》,陈独秀译译文总共节选前三章,向读者介绍了欧洲的重商政策、英国的政治自由学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其中重点介绍了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和洛克的人权理论。
B、《近世国家观念与古相异之概述》伯伦智理(瑞士)/ 高一涵译、《亚美利加》美国国歌 / 陈独秀译、《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赫胥黎(英)/ 刘叔雅译、《戴雪英国言论自由之权利论》戴雪(英)/ 高一涵译等
2、介绍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赛先生”:科学
A、赫胥黎《近世思想中的科学精神》,刘叔雅译(1915年一卷三期):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文章谈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宗教学术的知识堂构、牛顿以及物理学和解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B、1915年一卷四期开始, 三期连载日本作家小酒井光次的《人生科学》,孟明译,介绍医学方面的常识,包括女性与科学、青年与性欲、人口问题与医学三个方面。
3、介绍西方文学启发青年思想:
A、陈独秀:“世所称代表作者,或举俄罗斯之托尔斯泰,法兰西之左喇,挪威之易卜生,为世界三大文豪;或称易卜生及俄国屠尔格涅甫,美国之王尔德,比利时之梅特尔林克为近代四大代表作家。”
B、王尔德的戏剧《意中人》(薛琪瑛译)、《弗罗连斯》(陈嘏译);易卜生的小说《娜拉》;屠格涅夫的《春潮》《初恋》;龚古尔兄弟的《基尔米里》;托尔斯泰的诗歌;
C、《易卜生专号》:1918年4卷6号,《娜拉》《国民公敌》:呼应女性解放、个性自由的五四精神;反响热烈,“问题小说”的诞生
早期一直用文言文翻译,第三、四卷之后,直到第九卷,随着文学革命的提倡与实践,才开始大量使用白话文

六、新文化运动成绩与影响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1、“五四”后,白话报刊剧增,1919年400多种;
2、1920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也开始采用白话文;
3、1920年1月,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统一运用语文体(白话);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合璧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1、进化论、欧洲文艺复兴、日本“白桦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大量作品译介《易卜生专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2、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潮社、语丝社、未名社、浅草社、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小说、新诗诞生、散文、戏剧

新文学与文化保守派的论争

一、林紓·林译小说·论争

1、林紓、林译小说简介

1、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2、林译小说:
林纾不识外文,却被奉为“译界大师”;“林译小说”由口述者和他共同完成,口述者作为真正的译者却常被隐身;“林译小说”已成为“意译”风格的范本,然而这“意译”笔法究竟由谁造成亦众说纷纭。
1899年,林纾与王寿昌合作,以“板藏畏庐”刊印《巴黎茶花女遗事》揭开了宏伟翻译事业的序幕。此后长达25年间,他与合作者译介了多达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79种作品,总字数逾千万,即平均每年6—7部译作问世。其翻译速度也为业界称颂,“限一时许就千言”,“运笔如风落霓转” 日译4小时,文字达6000余字,脱手成稿。

(3)改写与误读
1、《茶花女》的情与贞:伦理化改写
a“目凝秋水,脸晕朝霞。微笑时,似含露娇花;独立处,若芙蕖出水。冰神月影化温香,雾縠轻绡笼暖玉。旁人洵是多情种,飞去应惊天上仙。”(外貌描写突出贞洁特征)
b“至贞至洁的好女子”:淡化其妓女放荡一面,谈情必带“贞”的基调;从爱情的贞洁到道德的忠贞
c父子叙事:西方宗教转译为中国五伦
d《庚子秋词》中的国家叙事:从“贞”到“忠”
1869年,林纾与刘有棻之女刘琼姿完婚;1899年林紓丧妻
安忆萱:《<巴黎茶花女遗事>与林纾的情爱观》
赵稀方:《〈茶花女〉在晚清的二度改写》,《北方论丛》2012年第5期。
2、斯托夫人与批茶女士(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1896)
a《五月花》(The Mayflower):1843,新英格兰生活片段
《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奴隶制问题 ,林肯
b魏易、林紓《黑奴吁天录》:1901,斯土活夫人,黑奴惨状;
《批茶女士传》(译文):1902《女报》《新民丛报》;“女杰”、废奴勇士
c两大误读:
不知斯托夫人与批茶女士为同一人;将《五月花》视为其代表作;
d时代意义:女性觉醒;对亡国灭种危机的思考
夏晓虹:《斯托夫人与批茶女士:晚清翻译文学误读之一例》

2、论争

1、胡适、陈独秀、林紓:围绕“古文”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温和;1917年1月《新青年》;
林紓《论古文之不当废》:1917年2月8日《民国日报》;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直指桐城古文;1917年2月《新青年》
2、钱玄同给陈独秀通信:“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又如某氏与人对译欧西小说,专用《聊斋志异》文笔,一面又欲引韩柳以自重,此其价值,又在桐城派之下,然世固以大文豪目之矣。”(1917 年 2 月 25 日)
3、“双簧信”:羞辱与人身攻击之嫌;1918年初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书《新青年》:
攻击新文化运动“废灭纲常”,并故意推崇林纾的翻译和古文,称林纾为“当代文豪”,他的译著文笔雅健,非寻常文人所能企及,而《新青年》却讥其不通,真是出人意料。
刘半农则以《新青年》记者的身份复书“王敬轩”:
“林先生所译的小说,若以看‘闲书’的眼光去看他,亦尚在不必攻击之列 若要用文学的眼光去评论他 还是半点儿文学的意味也没有!何以呢?因为他所译的书:——第一是原稿选择得不精 第二是谬误太多 林先生译书虽多,记者等始终只承认他为‘闲书’,而不承认他为有文学意味者 难道林先生之于书中人,竟行了沈佩贞大闹醒春居时候的故事么?”
4、《荆生》《妖梦》
a《荆生》:1919 年 2 月 27 、28 日《新申报》;皖人田其美、浙人金心异、新归自美洲的狄莫三人一同到京师陶然亭游览;批孔、行白话文;住在陶然亭的“伟丈夫”荆生破壁而入,怒斥三人“中国四千余年,以伦纪立国,汝何为坏之!”接着一顿痛打,三人落荒而逃。
b《妖梦》: 1919 年 3 月 18—22 日《新申报》;郑思康梦游地府,来到一个白话学堂的门口,门前的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学堂的校长“元绪”,教务长“田恒”,副教务长“秦二世”,都是“鬼中之杰出者”。第二门毙孔堂前也有一联:“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秦二世对郑思康说“足下思康,思郑康成耶?孔丘尚是废物,何况郑玄。”田恒说“郑玄作死文字,决不及活文字,非我辈出而提倡,则中华将被此腐儒弄坏矣。而五伦五常,尤属可恨,束缚至于无转旋地步。”最后,“阿修罗王”出场,将白话学堂的人全部吃掉。
5、林紓《致蔡鹤卿太史书》,1919年3月18日《公言报》蔡元培《答林琴南书》,1919年4月1日《公言报》
覆孔孟,铲伦常”(卫道)
“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学(守古文)
晚清改革并未成功的内在逻辑:“晚清之末造,慨世者恒曰去科
举,停资格,废八股,斩豚尾,复天足,逐满人,扑专制,整军
备,则中国必强,今百凡皆遂矣,强又安在?”(与鲁迅“绝望”的差异)
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6、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1919 年 4 月
第一,“从未闻尽弃古文行以白话者。”第二,“废古文用白话者,亦正不知所谓古文也。”第三,“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

二、学衡派论争

(1)人员及阵地:
1、人员: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留美背景,因此在当时很博眼球
2、阵地:南京高师-东南大学;郭秉文任校长;《学衡》杂志创刊
3、 论争“前传”:
1915— 1917 年,留学生梅光迪与胡适在美国讨论文学改良,把胡适“逼上梁山”,回国发动“文学革命”;
1918 年 8 月,梅光迪与吴宓在美国相遇,因谈话投机,两人结盟,相约回国再战胡适;
(2)观点
1、文章: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论新文化运动》;胡先骕《评<尝试集>》
2、观点:文化保守主义
a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反对激进变革
b“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整理研究和维护传统文化;对新文化运动的偏激之处不无中肯的批评
c不认同突变式的文学“革命”逻辑;
d坚持文化精英立场,反对新文化主张的平民主义
3、鲁迅《估学衡》:挑错策略,揭破“学贯中西”姿态下的“古文不通”
阅读推荐:沈卫威《学衡派谱系》等著作

三、“甲寅”派论争

(1)《甲寅》周刊:
1、1925年复刊;原为《甲寅》月刊,1914年创于东京,1916年停刊,共十期;
2、章士钊:时任段祺瑞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三一八惨案”(1926)
3、代表文章:《评新文学运动》《评新文化运动》
胡适《老章又反叛了》;高一涵《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徐志摩《守旧与玩旧》 吴稚晖《章士钊—陈独秀—梁启超》
参考文献:王桂妹《“反动派”的建构与消解:“甲寅派”阅读史》

(2)观点:
1、循环论文学观:新者旧也,新不如旧
“意大利文艺复兴,其思潮昭哉新也,而曰复兴,是新者旧也”
高一涵:“最少要具有历史进化的眼光,不要只在历史的轮回劫中翻筋斗竖蜻蜓 ”
文艺复兴在当时的流行:各派均引为己用:学衡、甲寅、胡适、新潮、周作人《文艺复兴之梦》
2、白话文在当下不能“文以载道”?(新文学批判的对象)
1、文言有悠久的历史和已经极端完备了的含义系统,“文言贯乎数千年,意无二致,人无不晓”;
2、文言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二千年外之经典,可得朗然诵于数岁儿童之口”;
3、文言的雅拮、美,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相比之下白话则是鄙俗的;
“适之谓白话本身,能为美文,此语在逻辑为可能,但处今日文化运动之下,其的决不能达。”

新诗的发生

一、报刊媒介与新诗发生

(1)从私人通信到公开发表
1、晚清“诗界革命”: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
从“吾党二三子之间”到《清议报》《新民丛报》“新诗潮音集”
2、胡适:从日记、书信到《新青年》2卷6号8首白话诗发表
3、郭沫若:1919年从《时事新报·学灯副刊》读到康白情新诗,宗白华;郭虞裳;从“新文艺”栏到“新诗”栏;投身“新诗”创作

(2)早期新诗选本与报刊来源
1、《新诗集》(第一编):新诗社编辑部编,上海新诗社出版部;1920.1;103首,56人,报刊杂志24种;
2、《分类白话诗选》:许德邻编,上海崇文书局;1920.8;232首,68人,报刊杂志“搜罗殆尽”;
3、《新诗年选》:北社(康白情等)编,亚东图书馆;1922.8;90首,40人,报刊杂志13种;“选家眼光”

二、新诗集出版及诗坛场域分化

(1)亚东图书馆
1、胡适《尝试集》(附《去国集》):1920年3月;三年内出4版,15000册;1953年亚东结业,共出47000册
2、康白情《草儿》:1922年3月;初版3000册;共出4版;
3、俞平伯《冬夜》:1922年3月;初版3000册;共出3版;
4、汪静之《蕙的风》:1922年8月,6版,共出20000余册,“风行一时”

(2)泰东图书局
1、郭沫若《女神》:1921年8月;两年内出4版,至1935年出12版;
2、闻一多《红烛》:1923年9月;“自费出版”
其他: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湖畔》,湖畔诗社,1922年4月
注:上海早期出版业,畅销书一版二三千册,普通书500-1000册,新诗集可见极有市场

(3)“作序”问题
1、《尝试集》:钱玄同序;胡适自序
2、《草儿》:俞平伯序,康白情自序
3、《冬夜》:朱自清序,俞平伯自序
4、《蕙的风》:胡适序,汪静之自序
5、《女神》:无序;序诗为序
6、《红烛》:无序;序诗为序

三、新诗伦理与阅读风尚

(1)拒绝“寄赠酬唱”
1、胡适《去国集》18首,6首酬唱诗,也都已传达明确个人志向为主;
2、康白情《草儿》赠别诗占全集一大部分;
3、闻一多《<冬夜>评论》(全集二卷87页)

(2)拒绝“打油诗”/游戏之作
1、胡适1916年7月回国前,日记上有诗50首,18首是打油诗,皆未收入《尝试集》
原因两点:
a旧文人习气;b公/私对立:不符合现代文学公共化期待

3、读者构成与阅读体验
a读者主体:青年人、新式学生(受新式教育)
b阅读体验:耳目一新 ;《女神》阅读的代际经验

四、新诗发生期理论建设

(1)胡适的三重主张
1、“尝试”态度:先锋立场;杜威的实验主义主张;
a“我的文学革命主张也是实验主义的一种表现,《尝试集》的提名就是一个证据。”
b“所以我大胆把这本《尝试集》印出来,要想把这本集子所代表的‘实验的精神’贡献给全国的文人,请他们大家都来尝试尝试。”
c自古成功在尝试/尝试自古成功无

2、“作诗如作文”:与梅光迪辩论
a“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琢搂粉饰丧元气,貌似未必诗之纯。”——胡适
b“诗文截然两途,诗之文字与文之文字,自有诗文以来,无论中西,已分道而驰……足下为诗界革命家,改良诗之文字则可;若仅移文之文字于诗,即谓之革命,谓之改良,则不可也”——梅光迪
c“诗界革命当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故意避之。”
总结:恢复与“物”“现实”的联结,写实主义倾向;《人力车夫》

3、提倡白话诗:
a从“作诗如作文”到“白话作诗”:从“物”到“话”
b“诗体大解放”:“若要作真正的白话诗,若要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诗不可。这种主张,可叫‘诗体的大解放’。诗体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文学的可能性。”
总结:完成诗歌语言、形式的变革

1、实验主义与尝试态度:先锋立场
2、作诗如作文:恢复与物、现实的联结;写实主义倾向
3、提倡白话诗:诗体大解放;语言、形式变革
4、《尝试集》中体现新诗实力的只有一小部分:新诗发生期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
5、整体思路:旧诗/新诗逻辑;白话作为新诗合法性标准;关注的是白话,不是诗(梁实秋)

(2)胡适观看“晚辈”的方式:“三代人”
1、称赞《草儿》,批评《冬夜》:前者得力于旧诗词之处少;(新/旧逻辑;诗体解放标准)
2、《蕙的风》:缠足/天足逻辑:
“我们受旧诗词影响深一点的人,戴上了旧眼镜来看新诗,更容易陷入成见的错误。我自己常常承认是一个缠过脚的妇人,虽然努力放脚,恐怕终究不能恢复那‘天足’的原型了。我现在看着这些彻底解放的少年诗人,就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脚的妇人望着那些真正天足的女孩子们跳来跳去,妒在眼里,喜在心头。”——胡适《<蕙的风>序》
3、观看“晚辈”的出发点: 新/旧逻辑;诗体解放标准

(3)“晚辈”自我观看的方式
1、康白情:很火的新诗人;1920年底赴美留学;放弃新诗,改写旧诗
2、俞平伯《<草儿>序》:“若要判断诗底好坏,第一要明白诗底性质。”(绕开新/旧,变为诗/非诗)
(4)重要文章列举
1、胡适《谈新诗》《逼上梁山》《<尝试集>自序》;
2、康白情《新诗之我见》《<草儿>自序》;
3、俞平伯《<草儿>序》《诗的进化还原论》《<冬夜>自序》

闻一多

一、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的一个书香门第;
五岁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910年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小念书,次年辛亥革命,剪去发辫;
1912冬,考入清华,求学近十年,其间参加了五四运动
1922年7月,赴美留学,主修美术,先后就读于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纽约艺术学院,1923年第一部诗集《红烛》出版
在美期间组织国家主义团体大江学会,提倡“文化的国家主义”;
1925年7月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回清华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28年《死水》出版;
抗战爆发后,参加师生湘滇黔步行团,到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云南昆明,遇害地现名为“先生坡”,以示纪念。

二、诗集介绍

诗集:
《红烛》:103首,1923年9月上海泰东书局
《死水》:28首,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
《真我集》:15首,早年诗
《集外诗》:27首,

学术研究著作:《唐诗杂论》《庄子编》《诗经编》《楚辞编》等

(1)《红烛》:
1、共103首,分为《红烛·序诗》《李白篇》《雨夜篇》《青春篇》《孤雁篇》《红豆篇》;
2、编选方式上借鉴郭沫若《女神》颇多:《序诗》
《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爱神之什》《春蚕之什》
(2)《死水》:
1、共28首,从《口供》开始,以《闻一多先生的书桌》结束;
2、编选标准:
a形式整齐、讲究格律的短诗;
b以理性节制激情,“火”潜藏在“死水”之下:
“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闻一多致臧克家书信》
(3)从《红烛》到《死水》的变化
1、 “《红烛》是一九二三年出版的,《死水》则在一九二八年。短短的五年内,技巧有惊人的进步。譬如说《红烛》注意声色,《死水》则极其淡远,《红烛》尚有锤炼的痕迹,《死水》则到了炉火纯青之候;《红烛》大部分为自由诗,《死水》则都是严密结构的体制;《红烛》十九可懂,《死水》则几乎全部难懂。这真是一个大改变,一个神奇的改变,我几乎不信,两本诗集是出于同一人之手。”——苏雪林《闻一多的诗》,《现代》1934 年 1 月,第4 卷 3 期
2、“《死水》一集,在文字和组织上所达到的纯粹处,
那摆脱《草莽集》为词所支配的气息,而另外重新为中国
建立一种新诗完整风格的成就处,实较之国内任何诗人皆多。
《死水》不是“热闹”的诗,那是当然的,过去不能使读者
的心动摇,未来也将这样存在。然而这是近年来一本标准诗
歌!” ——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首发于 1930 年 4 月 10 日《新月》3 卷 2 期,见《沈从文全集》第 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 110-111 页

四、时代性与本土性

(1)出处:《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意为“这样的孩子”;
(2)两篇文章:《<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一褒一贬
(3)闻一多的新诗观念:
1、“我总以为新诗径直是“新”的, 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 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言之, 他不要做纯粹的本地诗, 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 他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 但又要尽量地吸收外洋诗底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
2、“在寻常的方言中有“时代精神”同“地方色彩”两个名词, 艺术家又常讲自创力originality, 各作家有各作家底时代与地方, 各团体有各团体底时代与地方, 各不皆同;这样自创力自然有发生底可能了。我们的新诗人若时时不忘我们的“今时”同我们的“此地”, 我们自会有了自创力, 我们的作品既不同于今日以前的旧艺术, 又不同于中国以外的洋艺术, 这个然后才是我们翘望的新艺术了!”
3、“将诗界各民族底文学都归成一样的,恐怕文学要失去好多的美。一样颜色画不成一幅完全的画,因为色彩是绘画底一样要素。”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1923年6月10日
4、“我们这时代是一个事事以翻脸不认古人为标准的时代。这样我们便叫做适应时代精神。“这里所列的八家,哈代…夏芝…没有一个不是跟着传统的步伐走的。”
——闻一多《现代英国诗人序》 (1931,青岛)

五、“三美”、音尺

(1)“三美”
1、音乐的美(声音);
2、绘画的美(词藻);
3、建筑的美(形式的匀称与均齐);
“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闻一多《诗的格律》(1926)
(2)音尺:如何制造建筑的美?
四行一节,每行字数相同,并由音尺控制节奏;二字尺与三字尺
最佳实践:《死水》

六、《忆菊》《口供》《死水》

(1)《忆菊》:
1、初刊于1923年1月13日《清华周刊》第267期《文艺增刊》第3期,署名一多;
2、诗后写有“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美国芝城”
3、“绘画美”的体现:对“菊花”的写实
4、与俞平伯《菊》的对话(1919):写实;两性关系
5、三个层次:写实——热爱祖国的文化——热爱文化的祖国
“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是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底事。”——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1923)
6、“从前受实秋底影响,专求秀丽,现在则渐趋雄浑沉劲,有些像沫若。其实我的性格是介乎此二人之间。《忆菊》一诗可以作例。前半形容各种菊花是秀丽,后半赞叹是沉雄……我将乘此多做些爱国思乡的诗。这种作品若出于至情至性,价值甚高,恐怕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情诗又高些。”
——《闻一多致闻家驷信》,1922年3月25日

(2)《口供》(1927年9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文艺周刊》第一期)
1、《死水》“序诗”的“作者交代”性质
2、“还有一个我”:节制抒情的智性色彩;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逃避个性”;佩索阿的多重主体
3、“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审丑,“死水”;象征主义;波德莱尔“恶之花”对浪漫主义苍白美学的批判与突破

(3)《死水》(1926年4月15日《晨报复镌·诗镌》第3号)
1、饶孟侃回忆: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
2、梁实秋:作于美国(1925回国)
3、赵毅衡、李嘉娜《借鉴与超验》:《死水》源自米蕾(Millay)诗集《竖琴织女谣及其它》十四行诗第43首
4、《死水》与《荒村》前言;写丑;对现实的批判;
5、音尺的最佳实践

郭沫若与《女神》

一、郭沫若生平简介

1原名郭开贞,18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
2、脚先下地;排行第八,乳名文豹;母亲杜福荪,父亲郭朝沛;
3、笔名由来: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古称平羌江)
4、1897年入私塾;1905年考入乐山县高等小学(新式学堂);1907年升入中学堂;1910年到成都,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
5、1912年与张琼华结婚:旧式婚姻;缠足;五嫂王师蕴(《叶罗提之墓》);
6、1914年1月抵达东京;7月考取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官费,近千人录四十);
7、1916年好友陈龙骥病故,医院结识佐藤富子(安娜),后同居,共生四子一女;
8、1918年7月预科毕业,升入位于福冈博多湾的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女神》大部分作于此地;
9、1919年陆续结识宗白华、田汉,开始通信,
1920年5月《三叶集》出版于亚东图书馆,“中国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田汉);
10、1921年2月随成仿吾返回上海泰东图书局任职;8月,《女神》出版于泰东图书局;
11、1921年5月回日本约稿;7月创造社于东京成立,郁达夫住所;
12、1923年3月帝大毕业,携家眷回上海;10《星空》出版于泰东图书局;
13、1926年受瞿秋白引荐,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月薪360元;
14、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北伐军宣传科科长兼行营秘书长,中校军衔;三个月后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将军衔;
15、1927年3月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与蒋决裂,后受到通缉;8月4日到达南昌;
16、1928年2月-1937年7月,与家人流亡日本,长期受监视;期间完成《甲骨文字研究》等学术著作13部;
17、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18、1945年6月-8月访问苏联;1949年后历任新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副总理等职;“文革”期间二子民英、世英去世;
19、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

二、《时事新报·学灯》与新诗人身份的确立

1、1919年8月,在《学灯》读到康白情《送曾琦去巴黎》后投稿;9月《抱和儿在博多湾海浴》《鹭鸶》发表于“新文艺”栏目,主编郭虞裳;10月发表9首(共23首);
2、1919年11月宗白华接手主编;开始与郭沫若、田汉通信;“新文艺”栏新诗数量锐减;通信过后郭沫若迎来创作爆发期;
3、1919年12月20日,“新诗”栏创立,发表郭沫若《夜步十里松原》;
4、1920年1、2月间,郭沫若“独霸”“新诗”栏

三、《女神》简介

(1)1921年8月,泰东图书局;
(2)结构:
1《序诗》
2第一辑(诗剧三种):《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3、第二辑(三十首):《凤凰涅槃之什》《泛神论者之什》《太阳礼赞之什》;诗情爆发时期的激昂扬厉之作,后来被认为是“女神”体的代表;
4、第三辑:《爱神之什》《春蚕之什》;小诗的汇集,有的“冲淡、朴素”,有的“飘渺迷离”;
(3)整体特点:
1、具有“诗体解放”的价值:激昂扬厉、雄浑率直的诗风,最强劲地打破了传统诗体的形式束缚;
2、符合“诗美”期待:又不乏美轮美奂之作,在用词、音节、诗境上“缝合”了读者“诗美”期待的断裂
(4)“时代精神”(Zeitgeist):
1、动的世纪:《笔立山头展望》
a“这种动的本能是近代文明一切的事业之母,他是近代文明之细胞核。郭沫若底这种特质使他根本上异于我国往古之诗人。”
2、反抗的世纪:《匪徒颂》
a“‘自由’底伸张给了我们一个对待威权的利器,因此革命流血成了现代文明底一个特色了。”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1923)
“他的诗有两样新东西,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不但诗里没有——泛神论,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朱自清《大系·诗集导演》
3、科学的世纪:《序诗》《天狗》《炉中煤》《电火光中》等;郭沫若的医科背景
4、“世界之大同的色彩”:《晨安》
a“科学底发达使交通底器械将全世界人类底相互关系捆得更紧了……”;民族与地名,“诗人不肯限于国界,要作世界底一员”
5挣扎抖擞的世纪:《凤凰涅槃》
“物质文明的结果便是绝望和消极。然而人类底灵魂究竟没有死,在这绝望与消极之中又时时忘不了一种挣扎抖擞的动作。二十世纪是个悲哀与奋兴底世纪。二十世纪是黑暗的世界,但这黑暗是先导黎明的黑暗。二十世纪是死的世界,但这死是预言更生的死。”

四、郭沫若思想资源与新诗观念

(1)主情主义:
1、表现而非模仿,反对自然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而不是没我的,摹仿的。”“艺术的要求假如只是在求自然界的一片形似,艺术的精神只是在模仿自然的时候,那么,艺术在根本上便不会产生了”。《印象与表现》(1923)
2、“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y,生底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 《三叶集》(1920)
3、情感与理智:“他说,他智所能知,什么人都可以知道,只有他的心才是他自己所独有。他对于宇宙万汇,不是用理智与分析,去宰割,他是用他的心去综合,去创造。”《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序》(1922)
4、爱情神圣:“没有爱情的世界,便是没有光亮的神灯。”(维特;与安娜的恋爱苦恼)

(2)泛神论(Pantheism):斯宾诺莎与歌德
1、无神与自我:“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序》;《三个泛神论者》(不受时空限制)
2、球形天才与动态方式: 《天狗》《夜步十里松原》
a自我的充分实现,一元论色彩,自我与宇宙的合一;孔子、歌德;《三叶集》;
b“歌德不求之于静,而求之于动。以狮子搏兔之力,以全身全灵以谋刹那之充实,自我之扩张,以全部精神以倾倒于一切。” 《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序》;与宗白华“静态”的差异:哲理性期待,暝想诗;
3、自我完满的两个维度:
a向内:主情主义,爱与死的问题:维特的自杀;《死的诱惑》《好像是但丁来了》
b向外:对制度与现实的反抗:《匪徒颂》《上海印象》
4、结果:呼应“五四”时代“立人”主题,即召唤现代独立主体,“任个人而排众数”;“摩罗诗人”的诞生。

新月派

一、新月派简史

(1)聚餐会·新月社·七号俱乐部:
1、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发起;英美留学生;1925年徐志摩欧游;1927年摘牌;
2、名字取自泰戈尔《新月集》
3、上流社会,“高级气派”:作家、教授、金融界实业界人物,太太、女友等:胡适、陈源、林长民、凌叔华、林徽因、陆小曼等;
(2)《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派前期阵地
1、1926年4月1日创刊,共出11期,存在两个半月;
2、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推荐任北平艺专教务长;
3、闻一多、刘梦苇、于赓虞、蹇先艾、朱大楠
朱湘(子沅)、饶孟侃(子离)、孙大雨(子潜)、杨世恩(子惠):“清华四子”
(3)、《新月》《诗刊》:后期阵地
1、1926年秋,徐志摩陆小曼结婚,搬至上海;
2、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邵洵美等创办新月书店,胡适任董事长;
3、办《新月》《诗刊》:1928年,四期
(4)、与现代派合流
1、《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副刊·诗刊》:1935:
2、孙大雨、梁宗岱、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朱光潜、废名、林徽因、方令孺、陆志伟、冯至、陈梦家、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徐芳、孙毓棠、曹葆华
3、1936年戴望舒邀孙大雨、卞之琳、梁宗岱、冯至共编《新诗》,新月派与现代派合流

二、前期理念与特征

(1)“写诗”与“做诗”
1、郭沫若:“自然流露”;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2、闻一多:“郭君是个不相信‘做’诗的人;我也不相信没有得着诗的灵感就可以从揉字炼句中作出好诗来……选择是创造艺术底程序中最紧要的一层手续,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其实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因为那样便无以鉴别美丑了。”《女神之地方色彩》
3、徐志摩:“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他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节化’(那就是诗化)才可以取得诗的认识,要不然思想自思想,情绪自情绪,却不能说是诗。”

(2)理性节制情感
1、梁实秋:浪漫主义就是不守纪律的情感主义;
《文学的纪律》:“文学的力量,不在于开拓,而在于集中;不在于放纵,而在于节制。所谓节制的力量,就在于以理性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象。”
2、闻一多《白朗宁夫人的情诗》:“爱是不能没有的,但不能太热了。情感不能不受理性的相当节制与调剂。”

(3)客观抒情诗与提倡格律:
1、客观抒情诗:变直抒胸臆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闻一多:“感触已过,历时数日,甚至数月以后,记得的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
2、提倡格律:
a张洁宇:“总体而言,新月诸君格律理论的基础正是古典主义式的节制美学,节制美学与格律理论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他们所针对的,既有胡适郭沫若等为代表的自由诗派在语言上的松散放恣的问题,同时也与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感伤潮流密切相关。”
b闻一多:戴着镣铐跳舞;下棋;相体裁衣:新诗格律与律诗的不同;《诗的格律》
C陆志韦:“自由诗有一极大的危险,就是丧失节奏的本意。节奏不外乎音之强弱一往一来,有规定的时序。文学而没有节奏,必不是好诗。我并不反对把口语的天籁作为诗的基础。然而口语的天籁并非都有诗的价值,有节奏的天籁才算是诗。诗的美必须超乎寻常语言美之上,必经一番锻炼的功夫。节奏是最便利,最易表情的锻炼。”
D、具体理念:建筑美、音尺、音组(孙大雨)、音顿(卞之琳)

三、后期理念与特征

(1)“普遍的幻灭”: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
1、1927年大革命失败;
2、精神苦闷;“向瘦小里耗”(徐志摩);由明丽转向灰暗(朱湘)
(2)格律的松动
1、陈梦家:“我们不怕格律。格律是圈,它使诗更明显,更美……但我们决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的空气不容许格律来应用时,还是得听诗的意义不受拘束的自由发展。”
2、前期诗人:先自由后格律;后期诗人:先格律后自由
(3)新诗戏剧化与诗体形式探索
1、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Dramatic Monologue)
2、商籁体(sonnet)的尝试等

六、商籁体

(1)起源;未必十四行;彼特拉克
(2)意式与英式
(3)郑伯奇《赠台湾的朋友》(1920)
闻一多:《风波》(1921)《收回》《你指着太阳起誓》《回来》
(4)1928:闻一多译白朗宁夫人21首,商籁体的命名与掀起第一次热潮
(5)朱湘作71首;四十年代冯至《十四行集》
(6)当代诗中的十四行:张枣《卡夫卡至菲丽丝》(意式)《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英式)

《呐喊》《彷徨》

二、鲁迅的文化形象

(1)决绝的批判,一贯的怀疑
既是现代文化的建构者,也是其解构者
坚持启蒙:面对东方的的专制。
怀疑启蒙:西方知识分子意识到现代本身并不是乌托邦,如尼采的态度,鲁迅也深受其影响。
与当时各派都保持或远或近的距离。(全盘西化派,如胡适、丁文江、,传统文化,以梁漱溟为代表,“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派,如后期的陈独秀,以及“左联”领袖,如周扬、冯雪峰等人。)鲁迅同时攻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但鲁迅对左翼的历史解决方案,也持矛盾态度。
鲁迅对于最终解决方案,包括暴力革命,充满怀疑和不信任,这种怀疑、反思的文化品格,让他不可能符合作为一个主将。
(2)拒绝成为导师,拒绝成为国师

三、《呐喊》《彷徨》综论

(1)出版时间
1、《呐喊》:
A、1918-1922,共14篇;
B、1923年8月新潮社初版(15篇,《不周山》问题)
C、生前共出22版;无爱情题材
2、《彷徨》:
A、1924-1925,共11篇
B、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作者所编《乌合丛书》之一种

(2)风格变化
1、从“听将令”到“不要叫醒熟睡者”
A、“听将令”:“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呐喊·自序》
B、 “不要叫醒熟睡者”:“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说诳和做梦,在这些时候便见得伟大。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娜拉走后怎样》
2、丸尾常喜:“‘不要叫醒熟睡者’这句话,呈示了完全与‘呐喊’相应的一个启蒙期的结束与他自身称之为‘彷徨’的新时期的开始……描写了‘我’这样一种形象的《祝福》(1924年2月)居于《彷徨》的首篇位置,应该说是必然性的展开。”《“人”与“鬼”的纠葛》
3、夏志清:更青睐《彷徨》“就总体而论,这一个集子比《呐喊》更好,但是由于它主要的气氛是悲观且沮丧的,所以并没有受到更热烈的好评。然而作者自己是知道它的优点的……正因为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此已经净化……”《中国现代小说史》

(3)叙述模式:
1、不可靠的叙述者:“(鲁迅)与其他学者不同之处不在于他是否向民族主义历史工程提出了挑战,而在于他不断地质询其叙述形式。”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呐喊》:呐喊而质疑;《彷徨》:彷徨而不甘
2、看/被看:《示众》《狂人日记》《药》《祝福》《孔乙己》等
A、看客看被损害者(麻木、残忍);隐含的作者也在看(悲悯、激愤、无奈)
B、看客看启蒙者(不解、吃人);双重质疑:看客、启蒙本身
3、“归乡”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
A、《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
B、本没有路;希望、绝望、虚妄

四、《阿Q正传》

A、国民性之鬼:癞头:《随感录》35“国粹”
B、民俗之鬼:住土地庙
C、鬼打墙:与小D的战斗:
D、未庄=鬼庄
(2)形象:底层混混,但并不凶
(3)精神胜利法:比自己弱的、比自己强的
(4)“大团圆”的反讽:十景病;圆圈没画好(O-Q,戳破大团圆,死亡)
(5)国民性批判-农民革命-人的精神困境(存在主义)

《狂人日记》:
1、1918.5;《新青年》4卷5号;“鲁迅”
2、“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3、“吃人”报道:蔡元培回忆等;作为孝道的“吃人”
4、何为“难见”:难以见到;没脸见到:羞耻感为出发点;《一件小事》;
5、从疑心被吃到疑心吃人:“救救孩子”;孩子更会吃人(大革命)
6、文言小序的反讽性张力;“候补”:失败还是行动?
《孔乙己》:
1、1919年;《新青年》6卷4号;徐树铮与林紓,胡陈被逐之传闻
2、孔乙己的名字;孟夫子;族叔子京与《白光》:科场鬼
3、咸亨与凉薄: 科举制的残酷性所在(丁举人与孔乙己)
4、孩子的视角:“救救孩子”
《药》:“候补”之后怎样?
1、1919年;《新青年》6卷5号;“华夏”
2、花环的“曲笔”;结尾“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3、“乌鸦”的象征与美学:目连戏;恶枭;木刻、版画;
“乌鸦”的象征:
1、《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下卷七场
2、《曹氏清明》:慈乌
3、《绍光救母记》:老鸦儿歌

“药”的困境:革命者的救民意志与老百姓的求生意志之间的悲剧性隔绝
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1926《空谈》)
2、会觉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1926《死地》)

《祝福》:1924.2;上海《东方杂志》21卷6号
1、“我”的彷徨:挫败经验,受辱主题;《彷徨》之开篇
2、祥林嫂:作为活着的孤魂与其心中的“鬼”:
3、朱安: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海婴出生作为其未育之救赎
《在酒楼上》:1924.2;上海《小说月报》15卷号
1、油豆腐;苍蝇;吕纬甫的形象问题:鲁迅的反面还是鲁迅的另一面?
2、让母亲心安;与杂文的呼应
《孤独者》:1925.10.17;未发表
1、谁是魏连殳:鲁迅与范爱农;魏晋风度:祖母葬礼,守礼教与反礼俗
2“这一个”被“诱杀”、子君之死与许广平失踪
3、为爱人而活还是为敌人而活:失败者与复仇者;老东西与小孩子
《伤逝》:1925.10.21;未发表
1、爱情主题:从《随感录40》(1919)到《娜拉走后怎样》(1923):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钱是要紧的
;2、周作人:写给我的;3、许广平《同行者》与《孤独者》《伤逝》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文本张力
《在酒楼上》:吕甫纬的形象问题
钱理群:
1、研究《在酒楼上》这篇小说的许多学者,都是把小说中的“我”看做鲁迅,小说主人公吕纬甫则被视为一个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当年他是一个反抗者,现在他转了一圈回来了,背离了原来的理想,即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与不彻底性,等等。我在过去的有关著作中大概也是这么看的。
2、吕纬甫其实是鲁迅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正是在吕纬甫身上,隐藏了鲁迅身上某些我们不大注意的方面,甚至是鲁迅的自我叙述中也常常有意无意遮蔽的方面,这就是他那种浓浓的人情味,他对生命的眷恋之情。这正是我们在鲁迅大部分著作中不大看得到的,吕纬甫这个形象,就具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孤独者》:魏连殳的魏晋风度
据《晋书》记载,阮籍的母亲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他的对手说,你的母亲死了,别下了,赶紧去奔丧吧。但是阮籍说,不行,我们饮酒。既而饮酒二斗,饮完酒后,举声一号,大哭一声,吐血数升,然后说,那些人都是礼俗之士,我要施之以白眼。这个细节跟小说里的魏连殳的表现非常接近,而且更主要的是,鲁迅曾经说过,嵇康、阮籍表面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同样的在魏连殳那里,他为什么那么耐心地为祖母去装殓呢?他那样放声一哭,说明魏连殳是真正讲礼教的,是孝子,他是真孝,他反对的是礼俗。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和阮籍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进一步我们在魏连殳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和魏晋文人的相通。
《在酒楼上》《孤独者》的知识分子形象问题:
“知识阶级”一辞是爱罗先珂(V. Eroshenko)七八年前讲演“知识阶级及其使命”时提出的,他骂俄国的知识阶级,也骂中国的知识阶级,中国人于是也骂起知识阶级来了;后来便要打倒知识阶级,再利害一点,甚至于要杀知识阶级了。……
……还有知识阶级不可免避的运命,在革命时代是注重实行的,动的;思想还在其次,直白地说:或者倒有害。
…… 还有,知识阶级对于别人的行动,往往以为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好。先前俄国皇帝杀革命党,他们反对皇帝;后来革命党杀皇族,他们也起来反对。问他怎么才好呢?他们也没办法。所以在皇帝时代他们吃苦,在革命时代他们也吃苦,这实在是他们本身的缺点。

乡土小说

一、“乡土小说”的定义

(1)茅盾:
1、地方色:“地方色就是地方底特色。一处的习惯风俗不同,就一处有一处底特色,一处有一处底性格,即个性。”(沈雁冰、李达、刘大白《文学小辞典》)
2、“我们决不可误会‘地方色彩’即是某地的风景之谓。风景只可算是造成地方色彩的表面而不重要的一部分。地方色彩是一地方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之‘错综相’,不但有特殊的色,并且有特殊的味。”(《小说研究ABC》1928)
3、“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关于乡土文学》,1936)
鲁迅:“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小说二集·导言》

二、周氏兄弟的倡导与影响

(1)周作人的理论倡导
1、“中国现在文艺的根芽,来自异域,这原是当然的;但种在这古国里,吸收了特殊的土味与空气,将来开出怎样的花来,实在是很可注意的事希腊的民俗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希腊古今的文学。若在中国建设国民文学,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本国的民俗研究也是必要,这虽然是人类学范围内的学问,却于文学有极重要的关系。” ——《希腊岛小说集·序文》(1921)
2、“风土与住民有密切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各国文学各有特色,就是一国之中也可以因了地域显出一种不同的风格,譬如法国的南方普洛凡斯的文人作品,与北法兰西便有不同。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土当然更是如此。”《地方与文艺》
3、“这几年来中国新文艺渐见发达,各种创作也都有相当的成绩,但我们觉得还有一点不足。为什么呢?这便因为太抽象化了,执着普遍的一个要求,努力去写出预定的概念,却没有真实地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其结果当然是一个单调。我们的希望即在于摆脱这些自加的锁纽,自由地发表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地方与文艺》(针对问题小说的弊端)
4、“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的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虚空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地方与文艺》

(2)鲁迅的影响
1、张定璜:“他的作品满熏着中国的土气,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鲁迅先生》)
2、丁帆:“人们对于‘乡土小说’的认识是从感性而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再上升到理性的二度循环。我们不能忽视梁启超等人的‘小说革命’给‘五四’新文学带来的影响。鲁迅的前期小说作为乡土小说审美感性的实验也许是无意识的,因为中国的乡村社会最能发掘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所以鲁迅才以‘乡土小说’为载体。如果说‘第一声春雷’是以其强大的思想穿透力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的话,那么对这一‘载体’的认识者却是寥若晨星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3、鲁迅乡土小说的示范性:
A、充分具有生活本身那种迷人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次要人物,豆腐西施)
B、在内容上有难以比拟的深刻性;
C、艺术上是真正圆熟的,是丰富而又单纯的,达到了真正有意境这样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1、许钦文:“时常有人说到我底作品很多是受到鲁迅先生底影响的。当时关于创作的方法和理论委实太少可以作参考的了,鲁迅先生的确是强有力的引导者,他在北京大学大楼讲《中国小说史略》,每星期一小时,我是一定到的,因为他所讲的并非只是史底事实,而是重在批评,使我得到了许多关于描写的方式和原则。我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一篇小说以后,往往由孙伏园氏传来他底评语。后来我同他熟识了,去访时他常把刚写成的他自己的文稿给我看,并且说给我听他底作意,又随时直接评论我底作品,这是我受他底影响最重要的地方。”——《从<故乡>到<一坛酒>》(1931)
2、蹇先艾:“我写短篇小说,一开始就受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大的影响。”(《短篇小说选·后记》)
3、鲁彦:被公认为“更多地师承了鲁迅的笔致、风格”的一位;
4、沈从文:“新文学运动中小说部门,自鲁迅先生用乡村风光为背景写成他的《呐喊》《彷徨》后,当时湖南青年作家从中取法,使作品具有一种新的风格。”
5、具体的作品影响:
A、许钦文《鼻涕阿二》、鲁彦《阿长贼骨头》、台静农《天二哥》、王任叔《疲惫者》:《阿Q正传》
B、许钦文《疯妇》:《祝福》

三、相关作家、作品

(1)许杰(1901-1993):浙江天台人
1、书写浙东乡土
2、代表作:
A、《惨雾》:械斗
B、《赌徒吉顺》:赌徒,典妻(对比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代孕问题的当代性)
(2)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
1、代表作:
A、 资本主义渗入东南沿海农村:《黄金》《桥上》
B、《菊英的出嫁》:冥婚;民俗学价值
C、《阿长贼骨头》:讽刺农村痞子,阿Q式
(3)台静农(1903-1990):安徽与河南交界的霍丘县
1、鲁迅:“他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2、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深得鲁迅美学真传:乡间的恐怖
代表作:小说集《地之子》共14篇
《新坟》:四太太的儿子、女儿被打死,发疯
《天二哥》:酒徒之死
(4)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从小生长在洞庭湖边的小镇上;
1、书写“谿镇”:湖南洞庭湖边闭塞小镇;如鲁迅之“未庄”
2、《怂恿》:政屏妻子到冯家上吊;乡村宗法制度与婚姻礼教
茅盾:“浓厚的地方色彩、活泼的带着土音的对话,紧张的动作,多样的人物,错综的故事的发展——都使得这一篇小说成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小说一集·导言》)
3、《活鬼》:戏剧性作品;荷生;厨子;人丁不旺,阴盛阳衰;“闹鬼”
(5)蹇先艾(1906-1994)
1、书写贵州地域
2、代表作:《水葬》:作为贵州乡村宗法制度的水葬私刑 骆毛;小耗子王七;母亲
《在贵州道上》《盐巴客》
(6)许钦文(1897-1984)
1、《理想的伴侣》:1923年《妇女杂志》“配偶选择号”征文
2、《疯妇》:书写浙东农民悲惨境遇;祥林嫂式
(7)废名:中国诗化小说的开端
1、《竹林的故事》《浣衣母》

四、贡献

1、在近代以来小说史上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制度和半殖民地形态的宽广而真实的图画。
2、为现代文学提供了许多题材多样、色彩斑斓的风俗画。
3、促进了新文学地方色彩的发展。
4、促进了小说创造中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成熟。

严家炎:“乡土文学在乡下是写不出来的,它往往是作者来到城市后的产物……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格格不入,也会引发、加深乡土之情,极易造成对乡村生活的反顾,引导作者去写乡土小说。所以,乡土文学题材虽是乡村,视角却属于城市——鲁迅甚至称之为“侨寓文学”,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一、文学研究会

(1)时间、地点、成员
1、成立时间地点:1921年1月,北京;
2、发起人(12位):周作人(3)、郑振铎(10)、沈雁冰(9)、王统照(8)、许地山(4)、朱希祖(1)、蒋百里(2)、耿济之(11)、瞿世英(12)、郭绍虞(5)、孙伏园(7)、叶绍钧(6)。
3、后发展为170多人:傅东华(29)、瞿秋白(40)、沈泽民(45)、胡愈之(48)、刘延陵(49)、俞平伯(53)、李石岑(54)、徐玉诺(56)、朱自清(59)、陈望道(78)、冰心(74)、赵景深(81)、朱湘(90)、徐志摩(93)、王鲁彦(122)、高君箴(131)、欧阳予倩(139)、李金发(149)、李健吾(163)、舒庆春(167)

(2)《新社会》《人道旬刊》
1、1919年夏秋,北京米市大街金鱼胡同,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下属北京社会实进会;办《新社会》旬刊;找到郑振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瞿秋白、耿济之(俄文专修馆)、瞿世英(北京汇文学校),后邀许地山等加入;1920.5被查封,共出19期;
2、《人道月刊》1920.8;
3、共同宗旨:“社会服务”与启蒙立场
4、影响:1、提供最初核心成员;2、组织模式的借鉴意义

(3)商务印书馆
1、创立:1897.2.11,创办人夏瑞芳;承印商务账簿、报表等;
2、1901张元济加盟,任编译所所长;“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
3、《小说月报》:1910年创刊,发表鸳鸯蝴蝶派小说为主;1920年开始遭遇商业危机
4、1920年10月张元济、高梦旦赴京访贤:胡适、梁启超、蒋百里
5、结识郑振铎;提拔沈雁冰
6、沈雁冰改革《小说月报》:封存林译小说、鸳蝴小说
7、稿件危机—王剑三—1921年1月4日中央公园来雨轩成立大会

(5)文学研究会丛书:
1、原计划:《小说月报》12卷8号:《文学研究会丛书目录》83种
2、四方面内容:
各国文学史;
文艺理论著作翻译:厨川白村《文艺思潮论》
小说、诗歌、戏剧创作翻译:计划的绝大部分
新文学创作集
3、实际:107种;27种西洋小说,18种外国戏剧;新文学创作集40多种

(6)刊物与《小说月报》三任主编
1、《小说月报》
2、《文学周报》:1921-1929 :先附在《时事新报》,后独立出版;1923年81期改为《文学》(周刊),1929年底停刊,共出380期;
3、《文学旬刊》:1923-1925,共82期;附在《晨报·副刊》发行;孙伏园与王统照;注重文学批评的地位
《诗》:1922-1923,共7期;刘延陵(绣花大王千金;天花)、叶圣陶、朱自清、俞平伯;俞平伯《诗的进化的还原论》;徐玉诺、朱自清、汪静之等
1、沈雁冰:1921-1922;激进、革命风格;浙江人,“为人生的文学”
A、看重关注弱小群体、表达底层生活作品,彭家煌《怂恿》、许杰《惨雾》、鲁彦《柚子》、鲁迅《社戏》等
B、两次文学专号:“被损害民族的文学”(12卷10号);“俄国文学研究”(12卷号外)
C、与共产党关系密切:瞿秋白、李达、李汉俊、沈泽民、张闻天、陈望道
D、写《自然主义与中共现代小说》,被保守派攻击,离职,王云五出版《小说世界》
2、郑振铎:1923-1927,1928-1931;福建人,学者研究风格
A、兼容并包的胸襟与出色的交际能力;
B、办刊风格:保守稳健,政治色彩淡薄;科学研究态度与文学研究热忱,开“读书札记”专栏,掀起研究国学的高潮;“研究”色彩浓厚
C、介绍外国文学较为全面客观;1924泰戈尔访华
D、注重儿童文学;高君箴
E、发掘新人:王任叔、徐玉诺、顾仲起《最后一封信》;老舍《老张的哲学》与许地山
3、叶圣陶:1927-1928,苏州人;文艺型,慧眼如炬,发掘大量好作家
A、提倡闲适小品文:朱自清《荷塘月色》、丰子恺《闲居》等
B、介绍芥川龙之介;
C、《蚀》三部曲与“茅盾”的由来
D、丁玲《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均头条;巴金《灭亡》;戴望舒《雨巷》;施蛰存《绢子》;“甲辰”

1、“文学研究会与《新青年》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或者可以这样说,文学研究会是《新青年》在新文学领域的一种延续,它承继并发扬了《新青年》的思想和观念。《新青年》的个性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居高临下的心态,以精神领袖的姿态为整个社会‘开药方’,并设计社会进程……”
2、“文学研究会并不着重于‘文学’,也不着重在‘研究’,而是着重在‘会’这个字眼上……放眼全局文坛、文学未来的领袖意识,并没有对于‘文学’的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计划,相反,有的都是对文学发展过程的人事关系、效用结果以及组织建设的关注,有的是一种‘引领文学潮流,试图纵横整个文坛的中心姿态’。” 石曙萍:《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

二、创造社

(1)时间、地点、成员
1、时间地点:1921年6月-1929年2月;东京
2、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穆木天、何畏、陶晶孙、张定璜、徐祖正、王独清、周全平、叶灵凤、潘汉年、成绍宗、阳翰笙、李一氓、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铁声、沈起予、许幸之、沈叶沉、白薇等52人
3、大多为留日学生背景:郭沫若学医,成仿吾学枪炮制造,郁达夫学经济,张资平学地质,陶晶孙学医,周全平学农艺,郑伯奇学心理学

(2)经过与分期
1、从孕育到成立:
A、《三叶集》佳话;郭沫若结识田汉,关系网之建立
B、桔子会:1920年2月,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郁达夫寓所:不忍池畔“池之端”二楼
C、1920年4月,泰东骗局与沫若扭转乾坤:王靖出局
D、1921年5月,郭沫若回日本组稿;
E、1921年6月8日,郁达夫寓所(东京帝大第二改盛馆),
郭沫若、郁达夫、田汉、张资平、何畏、徐祖正6人,成立创造社,《创造》季刊

(2)经过与分期
2、上海—广州—上海
A、第一次离散:田汉、张定璜、徐祖正
B、1926年3月,出版部成立,上海闸北宝山路三德里A11号老式楼房,周全平
C、广州时期: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成仿吾、郑伯奇、穆木天等
D、郁达夫回上海整理出版部;《广州事情》1927.1《洪水》3卷25期
E、创造社小伙计;《幻洲》杂志;郁达夫脱离创造社
F、大革命后,三股势力齐聚上海:元老、小伙计、革命文学新生力量
G、“革命文学”论争、“上海咖啡”、创造社出版部查封

(3)郁达夫:《<创造>季刊出版预告》:
《创造》第一期,一九二二年一月一日出版,社址:上海马霍路德福里三百廿号。
自文化运动发生后,我国新文艺为一二偶像所垄断,以致艺术之新兴气运,澌灭将尽,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主张艺术独立,愿与天下之无名作家,共兴起而造就中国未来之国民文学。
创造社同人: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穆木天、成仿吾、郭沫若、郑伯奇

(5)刊物
1、《创造》季刊,1922年1月1日—1924年2月下旬
一卷四期,二卷二期,共六期
2、《创造》周报,1923年5月13日—1924年5月19日,共52期
3、《创造日》:1923年7月21日—1923年11月2日,共101期;
4、《创造》月刊:1926年3月 16日
5、《文化批判》:1928

(6)文献
1、郭沫若:《创造十年》
2、陶晶孙:《创造三年》《记创造社》
3、王独清:《创造社——我和它的始终与它底总账》
4、张资平:《读<创造社>》
5、郑伯奇:《大系、小说二集导言》《忆创造社》《创造社后期的文学活动》

三、论争

(1)“为人生而文学”与“为艺术而文学”
1、沈雁冰:“对于文学的使命的解释,各人可有各人的自由意见;而且前人,同时代人,已有过不少的争论。我是倾向人生派的。我觉得文学作品除能给人欣赏而外,至少还须含有永存的人生,和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我觉得一时代的文学是一时代缺陷与腐败的抗议或纠正。我觉得创作者若非是全然和他的社会隔离的,若果也有社会的同情的,他的创作自然而然不能不对于社会的腐败抗议。”——《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兼答郭沫若君》

郁达夫:“文艺是天才的创造物,不可以规矩来测量的。”
——《艺文私见》(创造季刊一卷一期,92,1.4)
郭沫若:“文学是精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情髓所吐放的光辉,人类不灭,人性是永恒存在的,真正的文学是永有生命的。”
——《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时事新报·学灯,1922.7)
茅盾:“有过一个时候,文学研究会被目为提倡着‘为人生的艺术’。特别是在创造社成立以后,许多人把创造社看做‘艺术派’,和‘人生派’的文学研究会对立。创造社当时确曾提倡过‘艺术至上主义’,而且是一种集团的活动。但文学研究会同人(依我所知)除了上述的那个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外,并没有什么‘集团’的主张。”
——《关于‘文学研究会’》(《现代》3卷1期,1933.5)
郑伯奇:“创造社的倾向,从来被看做和文学研究会所代表的的人生派相对立的艺术派。”“这也不过是个大概的区分。文学研究会里面,也有带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创造社的同人中也有不少的人发表有写实倾向的作品。但若就集团的主要倾向来说,这样的区别还相当正确。”
——《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2)论争
1、拉人:1921.5,给田汉写信;沈雁冰《春季创作漫评》
B、郑振铎、沈雁冰、柯一岑,上海半淞园见郭沫若;
2、
A、郁达夫《纯文学季刊<创造>出版预告》(1921.9)“打破垄断”;《艺文私见》:“天才”观念(1922.4);郭沫若《海外归鸿》
B、损《<创造>给我的印象》(1922.5)
3、
A、郁达夫《夕洋楼日记》:余家菊误译;英文转译;转译也犯错
B、胡适《骂人》;
C、郁达夫《答胡适之先生》;成仿吾《学者的态度》
D、郁达夫《采石矶》;胡适写信致歉
3、
A、郑振铎《盲目的翻译家》:翻译的“经济”问题
B、郭沫若《论文学的介绍与研究》
C、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兼答郭沫若君》
4、成仿吾:文坛黑旋风;板斧式批评
《诗之防御战》:《雪朝》(《创造周报》创刊号 1923年5月)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1922,《创造季刊》1卷4期)
《<呐喊>的评论》(1924;《创造季刊》2卷2期)
5、“革命文学”论争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否定的否定;获得阶级意识;接近工农大众的用语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鲁迅、叶圣陶、郁达夫、张资平
李初梨《怎样建设革命文学》:鲁迅的创作属于“趣味文学”,以阶级意识进行文学判断;由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招股本、请律师;艺术之宫与革命文学;“除掉”(aufheben;奥伏赫变)
李初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 Quixoto的乱舞》
成仿吾《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珰鲁迅”
鲁迅《革命咖啡馆》《文坛的掌故》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写实派小说

一、问题小说的出现

(1)定义:
1、陈望道《文学小辞典》:“以劳工问题、女子问题以及伦理、宗教等等问题中或一问题为中心的小说。”
2、周作人《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中国过去只有‘教训小说’,却没有‘问题小说’……凡标榜一种教训,借小说来宣传它,教人遵行的,是教训小说。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有时也说出解决的方法,但与教训小说截然不同。教训小说所宣传的,必是已经成立的过去的道德。问题小说所提倡的,必是尚未成立、却不可不有的将来的道德。一个是重申旧说,一个是特创新例,大不相同。”(1919.2,《每周评论》)
(2)出现
1、鲁迅《狂人日记》《药》:
“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写出来,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并不是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之所谓艺术。”(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2、胡适《差不多先生传》《一个问题》
3、《新潮》杂志:
汪静熙《谁使为之?》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
4、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最后的安息》:新青年与旧家庭

二、出现的原因与局限

(1)原因两种
1、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冰心《一个忧郁的青年》主人公彬君:“从前我们可以说都是小孩子,无论何事,从幼稚的眼光看去,都不成问题,也都没有问题。从去年以来,我的思想大大的变动了,也可以说是忽然觉悟了。眼前的事事物物,都有了问题,满了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我’‘我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念书’下至穿衣、吃饭、说话、做事,都生了问题。从前的答案是:‘活着为活着’‘念书为念书’‘吃饭为吃饭’,不求甚解,浑浑噩噩的过去。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的人生观,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现在是要明白人生的意义,要创造我的人生观,要解决一切的问题。”
2、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
A、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在现代,我们知道文学之所以能活着,是在它能够提供问题这一点上的。”
B、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序言》:俄罗斯文学是“提出问题的文学”,“没有一个问题是它所不曾提出和不曾企图去解答的”;赫尔岑《谁之罪?》、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与自由?》
C、1918年《新青年》“易卜生专号”
D、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沈雁冰《文学与人生》《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2)局限两种
1、“不少作品思想胜过形象,提出了问题而艺术没有跟上去,有的还缺少新鲜活泼的生活气息,出现图解观念的现象。”
茅盾《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要点不在一位作家是不是应该在他的作品中‘提出问题’,而在他是不是能够把他的‘问题’来艺术形象化。”
2、 “人们常常要求问题小说解答问题,有的作者也果真这样做。这种要求和想法其实未必合理。有些问题小说就毁在勉强解答问题这一点上。”

三、类型

(1)表现下层人民受压迫的悲惨境遇
叶绍钧《低能儿》《苦菜》;冰心《三儿》;徐雉《卖淫妇》
(2)提出妇女问题
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冰心《两个家庭》;孙俍工《家风》;叶绍钧文章《女子人格问题》
(3)提出青年恋爱婚姻问题: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探讨自由恋爱问题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痛苦?》;叶绍钧《两封回信》;鲁迅《伤逝》
(4)探讨人生的目的、意义问题
1、冰心《超人》、王统照《沉思》《微笑》:“爱”和“美”;
2、庐隐《或人的悲哀》《海滨故人》:“灰暗与苦闷”;
3、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脚踏实地
A、 “他是脚踏实地的。他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都试要放进一个他所认为合理的人生观。他并不建造了什么理想的象牙塔。他有点怀疑于人生的终极的意义,然而他不悲观,他也不赞成空想……”
B、 “在一切的海里,遇着这样的光景,谁也没有带着主意下来,谁也脱不了在上面泛来泛去,我们尽管划罢。”

四、创作方法

“问题小说”的作者不都是纯粹的写实派。有的以后发展为写实主义,但写作“问题小说”的当儿,偏偏是抽象的“爱”与“美”的鼓吹者,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色彩皆有的,如冰心、王统照等。至于庐隐,虽写过《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这种真正的“问题小说”,但她很快就显示出感伤的自叙传小说的作风。许地山以注重“人生问题”而走上文坛,但他的小说充满了宗教哲理和隐喻的气氛,越是早期离写实主义越远。
冰心《超人》王统照《微笑》许地山《命命鸟》

五、人生写实派小说

(1)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作为灰色人物的小知识分子
1、1924年江浙军阀齐燮元、卢永祥混战的背景
2、茅盾:“在叶绍钧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描写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现在还深深地刻在记忆上的,是那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谦卑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戒备),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这一阶级的人物,在现文坛上是最少被写到的,可是幸而也还有代表。”
3、杨义《叶绍钧:真诚的人生派作家》:“叶绍钧的现实主义至此完成了两项内在的变化,首先它摒弃了‘美’和‘爱’的虚幻性,坚持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使现实主义归于沉实;其次它在描写熟悉的生活时,把它与广阔的社会联系起来,使现实主义趋于开阔。这种开阔而坚实的现实主义,是为人生的文学高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4、“他的讽刺风格是平实、凝重、婉曲、含蓄的,没有鲁迅那种剔骨见髓的深刻,也没有张天翼那种生蹦活跳的明快,读起来或有沉闷之感,但从不落于‘油滑’。”

六、二十年代女作家的小说:凌叔华、冯沅君、冰心、庐隐

1、凌叔华:
《绣枕》《女儿身世太凄凉》《酒后》《花之寺》
2、冯沅君:《隔绝》《隔绝之后》
3、冰心:《秋风秋雨愁煞人》
4、庐隐:《或人的悲哀》

创造社作家的小说创作

一、总体概述

(1)苏雪林:
“在文艺标准尚未确定的时代,那些善于自吹自捧的、工于谩骂的、作品含有强烈刺激性的、质虽粗滥而量尙丰富的作家,,每容易为读者所注意。所以过去十年中‘创造社’成为新文艺运动主要潮流之一;有夸大狂和领袖欲发达的郭沫若,为一般知识浅薄的中学生所崇拜;善写多角恋爱的张资平,为供奉电影明星玉照,捧女校皇后的摩登青年所醉心;而赤裸裸描写色情与性的烦闷的郁达夫,则为荒唐颓废的现代中国人所欢迎。”——《郁达夫及其作品》
(2)郑伯奇:
“创造社初期的主要倾向虽说是浪漫主义,因为各个作家的阶层,环境,体格,性质等种种的不相同,各人便有了各个人独自的色彩。只就最初四个代表作家来看,各个的特色便很清楚。郭沫若受德国浪漫派的影响最深,他崇拜自然,尊重自我,提倡反抗,因而也接受了雪莱,恢铁曼,太戈儿的影响;而新罗曼派和表现派更助长了他的这种倾向。郁达夫给人的印象是‘颓废派’,其实不过是浪漫主义涂上了‘世纪末’的色彩罢了。他仍然有一颗罗曼蒂克的心,他在重压之下的呻吟之中寄寓着反抗。成仿吾虽也同受了德国浪漫派的影响,可是,在理论上,他接受了人生派的主张;在作品行动,他又感受着象征派,新罗曼派的魅惑。他提倡士气,他主张刚健的文学,而他却写出了一些幽婉的诗。在这几个人中,张资平最富于写实主义的倾向,在他的初期作品还带着人道主义的色彩。”
《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

(1)、基本理念
1、本我:无意识、潜意识;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性的冲动”;儿童生来就有性的驱使力(口唇期,肛门期等;恋母、恋父情结)
2、自我: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按“现实原则”行动;
3、超我:压抑原则,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道德
4、力比多(Libido):被压抑、被围困的的“性能量”;5、泛性论:文艺和人类文明源于性的压抑苦闷;人类历史的内驱力便是性欲
(2)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
1、1914年,钱智修《梦之研究》,《东方杂志》十卷十一号;
2、1916年12月:《晰梦篇》,《东方杂志》;
3、五四时期,精神分析作为新思潮之一种而得到大规模介绍:
A、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
B、汪静熙《心理学之最新的趋势》,《新潮》;
C、朱光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
(3)创造社作家的观念阐述
1、郭沫若:“文学是‘苦闷的象征’。”
《暗无天日的世界》
2、郁达夫:“性欲和死,是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所以这两者为材料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一般其他的作品更大。”
《文艺鉴赏上的偏爱价值》
3、成仿吾:“艺术是因为反抗这种孤单凄清而生出来的。”“我们的取材,多关于两性问题的。”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

(4)对创造社小说的三种影响
1、按弗洛伊德学说来写潜意识,写梦:
郭沫若《残春》(1922.4;《创造》季刊1卷2期)
郭沫若《批评与梦》:“我听见精神分析学家说过,精神分析的研究最好是从梦的分析着手……此派学者对于梦的解释,是说‘梦是昼间被抑制于潜在意识下的欲望或感情强烈的观念之复合体,现于睡眠时监视弛缓了的意识中的假装行列’。更借句简单的话来说,便是我们俗语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按弗洛伊德学说来写变态心理和变态性心理:
郭沫若《叶罗提之墓》(1924.10.16):少年对堂嫂之恋;吞顶针自杀
陶晶孙《木犀》(1922,《创造》季刊1卷3期):小学毕业不久的男生素威与大十岁女老师Toshiko之恋爱
3、按弗洛伊德学说来写所谓“力比多”创造了文化和文明:
郭沫若《Loebenicht》(1924.8):以康德为原型;恋母;三次结婚未果而发愤著书;与女邻居
参照:叶芝《丽达与天鹅》

三、表现主义的影响

(1)德国表现派是一战期间德国文学的主要潮流;
主要观点:艺术的任务就是把作者个人的品性和气质在最大限度内表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不是根据客观世界的实际来进行描述,而是凭自己的“灵魂”来表现,并且特别强调运用“激情”。艺术的美不在于和外界一致,而在于和艺术家的内界一致。
Landsberger:“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
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
(2)创造社作家的阐述
1郭沫若:“十九世纪的文艺是受动的文艺。自然派、象征派、印象派,乃至新近产生的一种未来派,都是模仿的文艺。它们都还没有达到创造的阶段。”“二十世纪是文艺再生的时代;是文艺再解放的时代;是文艺从自然解放的时代;是艺术家赋予自然以生命,使自然再生的时代。”
“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的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的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德意志的新兴艺术表现派哟!我对于你们的将来寄以无穷的希望。” ——《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
2、郁达夫:“德国是表现主义的发祥之地,德国表现派的文学家,对社会的反抗的热烈,实际上想把现时存在的社会的一点一滴都倒翻过来的热情,我们在无论何人的作品里都可以看得出来。”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1923)
(3)具体作品举隅
1、郁达夫《青烟》(1923.6,《创造周报》第8号):男主人公分裂成两个人,后投水自杀;妻子见面不识
与《茑萝行》(1923.4;《创造》季刊2卷1期)的对读:表现主义与浪漫主义式的差异
“投水”问题:表象与心象
2、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糖饼;一厢情愿的爱恋而不得;跳水殉情;

四、创造社作家的日本体验

(1)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
(2)大正时代风气:
1、“成金”(Narikin):博多湾抱洋阁
2、银座散步体验:咖啡馆
(3)日本人对中国人态度转变:西洋书与东洋气
1、伊藤虎丸:以日俄战争为界;
2、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4)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日本体验的代际问题:
1、鲁迅、许寿裳回国:1909;周作人回国:1911;梁启超回国:1912
2、创造社作家出国时间:郭沫若、郁达夫1913;张资平1914;田汉1916;郑伯奇1917;穆木天1918
3、精神模式:
梁启超:新民—立国(现代民族国家)——政治学意义
鲁迅:立人—国民性批判——社会学意义
郭若沫等人:自我——内在情绪与精神——心理学意义
4、伊藤虎丸的划分:
鲁迅一代:耻辱—意志层面(任个人而排众数;我以我血荐轩辕)
郭沫若一代:屈辱—欲望层面—对中国落后的焦虑与对自我精神(欲望)焦虑的混合—自我欲望的落空等于祖国的落后

李怡:从总体上说,从梁启超、鲁迅到郭沫若,几代留日中国学人的“日本体验”都具有某种混合特征。在梁启超,是知识层面的西方启蒙思想与失势的中国官僚的理想之混合,在鲁迅,是异域生存感悟与对中国现实的洞察之混合,混合的产生在本质上呈现了体验主体身上的中外(日)多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当然,主体的不同最终又决定了这些“混合”内容与“混合”方式的不同,到郭沫若一代人,则是新兴的异域生存状态(包括“成金”时代的欲望与来自一个上升民族的轻蔑)与青春期需求的混合。

五、郁达夫生平

(1)童年少年(1896-1911)
1、1896年12月7日,生于浙江富阳;父郁企曾,母戴氏;五岁丧父;兄曼陀(华)、养吾,姊凤珍;翠花(大十岁)
2、1903年进私塾;
3、1908年进县立高等小学:天资聪颖;受到堂长和知县嘉奖
4、1911年6月入杭州府中学,与徐志摩同班;
(2)日本岁月(1913-1921)
1、1914年7月,考取官费生预备班
2、1915年9月去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
3、1919年11月入东京帝大经济学深造
4、1920年7月回国与孙荃完婚
5、1921年9月回上海主编创造季刊
(3)与鲁迅合作,参加左翼阵线(1928-1936)
1、1928年6月与鲁迅创办《奔流》杂志;
2、1929年9月赴安庆任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
3、1930年3月加入“左联”
4、1932年10月杭州养病,作《迟桂花》
5、1933-1936年移家杭州;建“风雨茅庐”
(4)抗战时期(1937-1945)
1、1936年2月任福建省政府参议;陈仪
2、1936年11月赴日本,秘邀郭沫若回国;郭1937年7月抵达上海
3、抗战爆发后辗转杭州、福州、武汉,宣传抗日;
(4)抗战时期(1937-1945)
3、1938年《星洲日报》主编胡昌耀邀请;12月到新加坡
4、1939年3月《大风旬刊》发表《毁家诗纪》,1940年5月与王映霞离婚;
5、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化名赵廉,避难苏门答腊巴爷公务;
6、1942年6月,任武吉丁宜日本宪兵部通译;
7、1942年7月,娶华侨女孩何丽有;洪姓汉奸认出郁达夫
8、1945年8月29日夜:失踪,被日本宪兵队谋杀
1、北京初识:1923.2.17;八道湾寓所,周作人请客
2、南下话别:1926.7.31;鲁迅赴厦门
3、名局:1932.10.25;上海聚丰园,“达夫赏饭,闲人打油”
4、茅庐题诗:1933.12.29;“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许绍棣
5、《故乡》译介:1928.5.27;《大调和》,武者小路实笃,“亚细亚文化研究号”
6、关系莫逆(王映霞、许子东)
7、参考文献:
陈子善《郁达夫与鲁迅交往年表》《鲁迅郁达夫的第二次见面》《郁达夫与鲁迅的故乡》
许子东《郁达夫与鲁迅》
“‘达夫赏饭’,‘赏饭’二字说明了郁达夫和鲁迅之间互相比较尊重熟悉,友谊也较深厚。郁达夫一生中最尊崇、最可信赖的朋友,可以说就是鲁迅,鲁迅也最了解他。鲁迅和郁达夫的友谊从几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一斑。他们一起编《奔流》杂志,一起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共同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有鲁迅为‘申报、自由谈’撰文,是郁达夫去约的稿;当左联发起筹备时,是鲁迅提名推荐郁达夫参加,后来左联开除郁达夫,又是鲁迅表示反对……”
——王映霞《王映霞自传·十八(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自叙传的文学观:
《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日记文学》
1、法郎士:“所有称之为小说的,若仔细加以思量,都无非是一个自叙传……”
2、郁达夫:“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3、郁达夫与卢梭;“中国的卢骚”;屠格涅夫“多余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零余者”与“多余人”的异同
4、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沉沦》与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病蔷薇》),上海之行,绝交与民族大义;久米正雄“私小说论”
5、郁达夫自叙传与日本私小说的差异:感时忧国or玩世不恭?
6、自我暴露的悲剧:《日记九种》的出版;《毁家诗纪》的发表
参考文献:参郁嘉玲《我的爷爷郁达夫》;铃木正夫《郁达夫:悲剧性的时代作家》(铃木正夫曾赴苏门答腊考证郁达夫之死)

七、创造社作家小说代表作列举

(1)郭沫若:《残春》《叶罗提之墓》《喀尔美萝姑娘》《Loebenicht的塔》
(2)郁达夫:《沉沦》《银灰色之死》《采石矶》《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
(3)张资平:《约檀河之水》《木马》《梅岭之春》
(4)陶晶孙:《木犀》

二十年代散文

一、总体概述

(1)胡适:“白话散文很进步了。长篇议论文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论。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2)鲁迅:“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的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二、周作人

(1)美文与言志小品文
1、苏雪林:“周作人先生可说是小品散文最早的试作者,又可以说是小品散文的专家。因为别人创作时每喜向多方面发展,小说、戏剧、诗歌都要来一手,周先生则除此以外别无尝试;别人以余力为小品散文,他则用了全副心灵。”(1934)
2、周作人《美文》:“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这种美文似乎在英语国民里最为发达……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中国古文里的序记与说等,也可以说是美文的一类。但现在的国语文学里还不曾见有这类文章,治新文学的人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我希望大家卷土重来,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土地来,岂不好么?”
3、言志小品文
A、周作人:“中国新散文的源流我看是公安派与英国的小品文两者所合成,而现在中国情形又似乎正是明季的样子,手拿不动竹竿的文人只好避难到艺术世界里去,这原是无足怪的。”(《大系·散文一集·导言》)
B、周作人:“现在的散文,与明代的有些相像,正是不足怪的,虽然并没有模仿,或者也还很少有人去读明文,又因为时代的关系在文字上很有欧化的地方,思想上也自然要比四百年前有了明显的改变。现代散文好像是一条湮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杂拌儿序》)
C、周作人:“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
D、周作人:“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
言志——即兴;载道——赋得

(2)“叛徒与隐士” 的双重性格
1、历程:
“五四”与二十年代:谈龙、谈虎;自己的园地、苦雨斋;三四十年代以后:文抄公体;
2、叛徒:关注现实,反抗黑暗,与思想革命步调一致;隐士:尽可能远离激进,保持平和,退回苦雨斋中
3、郁达夫:“周作人头脑比鲁迅冷静,行动比鲁迅夷犹,遭了三一八的打击以后,他知道空喊革命,多负牺牲,是无益的,所以就走进了十字街头的塔,在那里放散红绿的灯光,悠闲地,但也不息地负起了他的使命;他以为思想上的改革,基本的工作当然还是要做的,红的绿的灯光的放送,便是给路人的指示;可是到了夜半清闲,行人稀少的当儿,自己赏玩赏玩这灯光的色彩,玄想玄想那天上的星辰,装聋作哑,喝一口苦茶以润润喉舌,倒也是于世无损,于己有益的玩意儿。”(《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4、苏雪林:“他与乃兄鲁迅在过去时代同称为‘思想界的权威’。现在因为他的革命性被他的隐逸性所遮掩,情形已比鲁迅冷落了。但他不愿做前面挑着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担着一口袋尼采的‘伟大说诳者’,而宁愿做一个坐在寒斋里吃苦茶的寂寞‘隐士’,他态度的诚实,究竟比较可爱。”

(3)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
1、浮躁凌厉:《谈龙集》《谈虎集》;社会因素
2、冲淡平和:《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谈酒》《乌篷船》

(4)从冲淡到涩味:俞平伯与废名
1、周作人:“从近来文体的变迁上着眼看去,更觉得有意义。废名君的文章近一二年来很被人称为晦涩。据友人在河北某女校询问学生的结果,废名君的文章是第一名的难懂,而第二名乃是平伯。本来晦涩的原因普通有两种,即是思想之深奥或混乱,但也可以由于文体之简洁或奇僻生辣,我想现今所说的便是属于这一方面。在这里我不禁想起明季的竟陵派来。……公安派的流丽遂亦不得不继以竟陵派的奇僻,我们读三袁和谭元春刘侗的文章,时时感到这种消息,令人慨然。公安与竟陵同是反拟古的文学,形似相反而实相成……。民国的新文学差不多即是公安派复兴,唯其所吸收的外来影响不止佛教而为现代文明,故其变化较丰富,然其文学之以流丽取胜初无二致,至“其过在轻纤”,盖亦同样地不能免焉。……简洁生辣的文章之兴起,正是当然的事。”(《枣和桥的序》)
2、周作人:“胡适之、冰心、徐志摩很像公安派,清新透明而味道不甚深厚,好像个水晶球样,虽然晶莹好看,但仔细地看多时,就觉得没有多少意味了,和竟陵派相似的是俞平伯、废名两人,他们的作品有时很难懂,而这难懂却正是他们的好处。同样用白话写文章,他们所写出来的却是一样,不像透明的水晶球,要看懂必须费些功夫才行。”
3、俞平伯:《杂拌儿》《燕知草》:《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
4、废名:《竹林的故事》《五祖寺》

三、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1)“冰心体”
1、定义:以行云流水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2、文体意识:“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字大有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我想如现在的作家如能无形中融合古文和西文,拿来应用于新文学,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冰心《遗言》)
3、代表作:《往事》《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2)许地山、郑振铎、叶圣陶、茅盾、丰子恺、梁遇春
1、许地山:《空山灵雨》《落花生》:宗教、哲理
2、写实风格: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藕与莼菜》;茅盾《暴风雨》
3、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佛理目光与赤子之心
4、梁遇春:《春醪集》《泪与笑》;受兰姆影响很大

(3)朱自清
1、特点:“全写口语”;20年代即被视作娴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
2、变化:
A、《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字“都有点做作”“不怎么自然”
B、《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全是口语;写意笔法,更为自然
C、苏雪林:“第一期如工笔花卉,设色鲜活而究觉板滞。第二期则是写意笔法了。”(但也有学者为其早期散文的雕琢辩护)

(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
1、1923 年 8 月上旬,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南京四天,分手时相约,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写一篇散文。10 月 11 作,并刊于《东方杂志》1924 年 1 月 25 日第 21 卷第 2 号。
2、苏雪林:“俞似橄榄,入口虽涩,而有回甘;朱则如水蜜桃,香甜可喜,而无余味。俞、朱笔法都是细腻一路,但俞较绵密而有时不免重滞,朱较流畅有时亦病其轻浮。俞似旧家子弟,虽有些讨厌的架子,而言谈举止总是落落大方;朱似乡间孩子初入城市,接于耳目,尽觉新奇,遂不免憨态可掬。”
3、苏雪林:“把那‘一沟臭水’点染得像意大利威尼斯一样,我已嫌其‘描写力’之滥用;但那是夜间所游,所见景物本不明确,作家以想象力加以改造尚无不可,至于人物也要‘化腐朽为神奇’,那就不大妥当了。总之作者见闻过于偏狭,而描写才力有余,不择对象而乱用,所以如此。又他对于生活感觉得很美满,只有赞颂,永无诅咒,表现于文字者遂亦觉太甜,甜得至于令人腻。”
4、朱自清:注重实景描写和直接抒情;俞平伯:偏重虚空和理性

四、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1、“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的色彩的,因为从小说的作风里人物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学里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现代散文三大特征:
A、每一个作家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B、内容范围的扩大
C、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3、代表作:《钓台的春昼》《一个人在途上》《故都的秋》
(2)郭沫若:《月蚀》《买书》《路畔的蔷薇》

五、“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

(1)《语丝》杂志与“语丝”文体
1、《语丝》周刊:
A、1924年11月17日创刊,孙伏园;前三年周作人主编;发行单位:北大新潮社,北新书局
B、1927年10月遭张作霖查封;迁至上海
C、1927至1930年前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主编,1930年3月停刊,共5卷260期
2、“语丝”文体: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短小犀利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觉到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2)《现代评论》:徐志摩、陈西滢
1、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自由而华丽;异域风情
2、陈西滢:《西滢闲话》:闲话风、幽默
(3)林语堂:
1、受胡适资助却加入“语丝”阵营:一起痛打落水狗
2、《剪拂集》:嘲讽之笔,针砭时弊
3、《论语》时期影响更大
4、《文章五味》:
射他耳(satire):讽刺,味辣
爱伦尼(irony):俏皮,味酸
幽默(humour):诙谐,味甘

《野草》《朝花夕拾》

一、《野草》

1、概述

1、出版情况:1927年7月,北京,北新书局,作者所编“乌合丛书”之一。鲁迅生前,共印行12版次。
2、篇目:共23篇加《题辞》;
最早一篇为《秋夜》,1924年9月15日作;《语丝》1924年12月1日;
最后一篇为《一觉》,1926年4月10日作;《语丝》1926年4月19日;
《题辞》:1927年4月26日,《语丝》1927年7月2日;广州白云楼
3、1924-1926:“运交华盖”的三年
《野草》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鲁迅此时的生活与精神状态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鲁迅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对于自我生命的一次深刻反省和彻底清理。
——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

2、鲁迅的相关谈论

(1)相关文章:
1、《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1932
2、《二心集·<野草>英译本序》:1931
3、《三闲集·怎么写》:1927
4、《致萧军信》(1934)
(2)具体内容:
1、“这二十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1924至1926年在北京所作,陆续发表于《语丝》上的。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英译本序)
2、“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南腔北调集,1932)
3、“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见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火,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怎么写》,1927)
4、“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致萧军信,1934)

3、研究几种

4、《野草》的缘起

(1)“全部的哲学”:内部视点
1、章依萍《古庙杂谈》:“关于鲁迅先生的《野草》我也没有理解的勇气。但鲁迅先生曾经十分明白地告诉别人:他的全部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鲁迅说过,他不轻易在作品中露出自己的血肉;但他又显然渴望袒露自己,求得真正的知己。《野草》正是对灵魂深处的一次逼视;这是鲁迅最个性化、最具有独创性的精神创造物,是鲁迅心灵炼狱中熔铸的诗,是鲁迅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包括直觉)、情绪、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的捕捉,是鲁迅更高、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的展示,它最充分地显示了鲁迅式的思维方式,鲁迅式的心理特质,鲁迅式的情感方式,以及鲁迅式的美学风格。”
(2)时代背景与“第二次绝望”:外部视点
王彬彬:《〈野草〉的创作缘起》,《文艺研究》2018年第1期
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将《野草》的主体建构逻辑回溯至“呐喊”失败后的鲁迅;将《野草》看作鲁迅“失败”后的“第二次行动”
汪卫东:《探寻诗心:〈野草〉整体研究》
(3)“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心”与“根本”:诗学视点
符杰祥《〈野草〉的命名来源与“根本”问题》,《文艺争鸣》2018年第5期
(4)难言的爱情

5、几大主题与篇目选读

(1)“自画像”:
《秋夜》:1924.9.15;两株枣树;笑声
《影的告别》:1924.9.24;形与影的“诀别剧”;
“肩住黑暗的闸门,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求乞者》:1924.9.24;由对仗形式而来的主体分裂
《复仇》(一)(二):1924.12.20;对看客的复仇;大欢喜
《雪》:1925.1.18;孤独的雪/死掉的雨:形/影
《风筝》:1925.1.24;无地的回忆与四面的严冬
《过客》:1925.3.2;坟;过客的自画像;“我不能”
《腊叶》:1925.12.26;病叶的自况;与“我”的对视
在《野草》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个观察者的鲁迅和一个被观察着的“自我”。作为画家的那个鲁迅,一直都在有意识地解剖和审视他自己。”

(2)写“梦”
1、好梦:
《好的故事》:1925.1.28;撕破美梦;昏沉的夜
《一觉》:1926.12.26;神往与人间;《野草》的结尾
2、噩梦:以“我梦见”开头
《死火》:1925.4.23;烧完与冻灭
《狗的驳诘》:1925.5.4;“愧不如人”的兽
《失掉的好地狱》:1925.6.16;寻找兽和恶鬼;三篇噩梦系列
《墓碣文》:1925.6.17;如蛇啮身;抉心自食
《颓败线的颤动》:1925.7.13;沉默中暴起;无词的言语;最低音
《立论》:1925.7.8;
《死后》:1925.7.12;六面碰壁;一种力将我心的平安冲破
张洁宇:“与之前作品中那些关于梦的比喻相比,《野草》里的梦几乎都是噩梦。即便是《好的故事》那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的梦境,也只是瞬间就破灭了的。“夜”正是一个笼罩着《野草》的整体性的意境。如前所述,它一方面具有对于作者身处的现实环境及其遭遇和情绪的象征意味,另一方面,它也是《野草》这一组自画像的一个统一的底色。”

(3)“夜”与“平安”的破除
《希望》:1925.1.1;惊异于青年的消沉;青年很平安
《死后》:
《这样的战士》:1925.12.14;无物之阵;点头即是武器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1925.12.26;需要这样的傻子/战士
《淡淡的血痕中》:1926.4.8;叛逆的猛士
《一觉》:1926.4.10;愤怒了、粗暴了的青年

(4)“怎么写”问题
《我的失恋》:1924.10.3;混入;与全书的不协调;鲁迅的新诗观念;四样回赠契合于野草之含义,新诗的新美学
《墓碣文》:1925.6.17;书写者与自我之关系:抉心自食,欲知本味;不主张“感情正烈时写作”:心已陈旧,本味何由知?
《立论》:1925.7.8;哈哈论;骗与瞒的旧文学糟粕;“说真话”的文学之难
《题辞》:1927.4.26;开口与沉默之间的写作发生学

二、《朝花夕拾》

(1)概述
1、出版情况:1928年9月,北京未名社出版,为鲁迅所编“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8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鲁迅生前,共印行7版次;《莽原》半月刊的“旧事重提”
2、篇目:十篇加小引和后记,1926年所作回忆十篇
A、《狗·猫·鼠》(1926.2.21)《阿长与山海经》(1926.3.10):西三条寓所;
B、《二十四孝图》(1926.5.10)《五猖会》(1926.5.25)
《无常》(1926.6.23):流离中作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9.18)《父亲的病》(10.7)《琐记》(10.8)《藤野先生》(10.12)《范爱农》(11.18):厦门作

(2)缘起
1、鲁迅:“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未名社,却不绝的来信,催促杂志的文章。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序言》(1935)
2、“腊叶”的回眸:
《腊叶》:1925.12.26 ;《狗·猫·鼠》(1926.2.21)《阿长与山海经》(1926.3.10);先于《野草》最后两篇
3、与《野草》相对立统一的“自我审视”
A、结构
《野草》:哲思、抽象;诗,热;纵轴:深度、密度
《朝花夕拾》:回忆、具象;散文,冷;横轴:跨度、脉络
B、策略:“自我审视”:“我”何以成为今日之“我”?
旧事重提的叙事策略性(叙事人在审视文中的“我”);
从乐趣到受辱:全书的前后两部分主题
朝当下“旁逸斜出”的回忆:正人君子之流、指导青年的前辈

(3)篇目选读
1、前五篇:儿童游戏之乐与天性扼杀:“病叶”的养成
《狗·猫·鼠》:隐鼠之乐与之死
《阿长与山海经》:先抑后扬的叙事伦理;阿长的“规矩”之苦;长毛故事与 《山海经》之乐
《二十四孝图》:看图之乐与孝道之难;保护白话文
《五猖会》:赛会之乐 ;背《鉴略》之苦
《无常》:想到生的苦楚,无常并非恶客:鬼而人、情而理,可怖而可爱;捉拿恶人;矛头指向满口公理的正人君子们
刘彬《腊叶的回眸》:
“《朝花夕拾》前五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贯性较为模糊,所写事情都发生在童年时代的家门内外。以整部作品所展现的鲁迅近三十年的生命长度而言,这段时光不算很长,而所占篇幅却很大。这或许说明,当鲁迅以“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病叶”心态回眸平生时,他意识到,这段最初的岁月蕴藏着造就他后来的性情与道路的多种萌芽,因而对其投以最深的注目:他的天性得到最初的展露,又受到最初的压抑,他感到人间的温情(《阿长与〈山海经〉》),又发生懵懂的恐惧(《〈二十四孝图〉》)。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鲁迅的文学之所以致力于转移性情、疗救精神,除了《〈呐喊〉自序》和《藤野先生》中所叙幻灯片的影响之外,童年时代在性情与精神上所受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也是深层动因之一。”
2、后五篇:受辱与愧疚;沉重与悲哀叙事的发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的空间切换;“无限乐趣”的百草园作为“乐趣”的终点;
《父亲的病》:骗子:陈莲河和衍太太
鲁迅中医叙事的重要一站; 我对父亲的最大愧疚
《琐记》:反话正说:衍太太的虚伪;看秽书的受辱;“我”偷东西变卖的流言(鲁迅极恨流言);离开家的原因之叙事;琐记的重要性:启蒙的前夜(中国白袜失效的隐喻;从家道到国道)
《藤野先生》:三次受辱;泄题流言,幻灯片事件,裹脚之问;文明对野蛮的审视;日暮里:国道中落;
《范爱农》:弓鞋之辱;革命志士与理想之辱;范爱农之死的隐喻:理想之死、革命之死,对中华民国的审视、回忆与判断
刘彬《腊叶的回眸》:
“在《朝花夕拾》后半部,鲁迅在勾勒过去生命的轨迹和精神发展脉络时,特别注意凝视在不同时空中身受的各样屈辱。“流言”之于他的恶意,“家道中落”后感到的侮蔑,因国势衰败、文化落后而在日本领受的耻辱,革命理想的被辱没,种种写出的和未写出的受辱 ,层层深入,相互叠加,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创伤。它们与前半部所写到的那些加在他幼年天性上的伤共同造成了鲁迅这片“病叶”上的“蛀孔”。在完成于1927年4月3日的《铸剑》中,有着鲁迅自喻意味的黑色人说:“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借用这句话来总结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过去生命的回眸,似也未尝不可。可以说,这“魂灵上的伤”或“病叶上的蛀孔”导致他生命与精神的痛苦,但也成为他一生文学事业的原动力。在回眸完成之际,鲁迅不会体认不到这一点。”

1、《朝花夕拾》完结于《范爱农》,但鲁迅原本计划了第十一篇,最终没写,为什么?
2、《范爱农》的行动轨迹与精神轨迹:到了北京;对革命的失望;恰好衔接到了《呐喊·自序》(《朝花夕拾》第十一篇),无需再写了
3、《朝花夕拾》叙事既是线性,也是环形:
A、从童年到成年
B、《兔和猫》引起,衔接到《呐喊·自序》结束:从《呐喊》回到《呐喊》:鲁迅在《野草》之后完成了对自我走上《呐喊》道路的再审视
C、审视方式:以绍兴审视鲁镇;以南京审视绍兴;以日本审视中国;以革命后审视革命
4、《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为新小说作准备”;“旧事”的真假并不重要,其所承载的意义才真正重要

京派小说

一、文学史上的“京派”

(1)“京派”与“海派”论争
1、相关文章
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关于海派》《论穆时英》《新文人与新文学》
苏汶:《文人在上海》
鲁迅:《“京派”与“海派”》
2、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从民十六年,中国新文学由北平转到上海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变迁,是在出版业中,为新出版物起了一种商业的竞卖。一切趣味的俯就,使中国新的文学,与为时稍前低级趣味的海派文学,有了许多混淆的机会,因此创作的精神,是逐渐堕落了的。”
2、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然而现在玩票白相的文学家,实占作家中的最多数,这类作家露面的原因,不属于‘要成功’,就属于‘自以为成功’,或是‘设计成功’,想从这三类作家希望什么纪念碑的作品,真是一种如何愚蠢的期待!”(1933)
3、鲁迅《 “京派”与“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得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2) “太太的客厅”与“慈慧殿三号”
1、“太太的客厅”:林徽因主持的沙龙
2、“慈慧殿三号”:朱光潜家的沙龙
3、“慈慧殿三号”人员构成:
北大:梁宗岱、冯至、孙大雨、罗念生、周作人、叶公超、废名、卞之琳、何其芳
清华:朱自清、俞平伯、王了一、李健吾、林庚、曹葆华
其他:林徽因、周煦良

(3)成员与作品:
1、废名:《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2、沈从文:《边城》《龙朱》《萧萧》《丈夫》《绅士的太太》《八骏图》《长河》
3、萧乾:《蚕》《篱下集》《栗子》《落日》《梦之谷》
4、芦焚:《谷》《百顺街》《果园城记》
5、凌叔华:《绣枕》《花之寺》
6、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4)阵地
1、阵地:《大公报·文艺》《水星》《文学杂志》《学文》
2、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
何其芳《画梦录》、曹禺《日出》、芦焚《谷》

(5)美学风格
1、乡村世界:书写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着力赞颂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对照与对立;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
2、“说梦”:把写实、记“梦”象征熔于一炉
3、牧歌情调:总体风格上的平和淡远隽永
4、语言艺术:简约、古朴、活泼、明净

二、废名

(1)生平简介
1、知堂四大弟子:俞平伯、江绍原、沈启无、冯文炳
2、1901—1967:
3、1901年生于湖北黄梅,乳名“焱儿”“焱哥”,见于其小说中
父亲冯楚池,读书人;母亲岳氏,虔心礼佛;
4、1917年入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接触到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周作人《小河》;胡适《尝试集》
5、1921年毕业,在武昌任小学教师。同年结婚。
6、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9月预科毕业,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期间成为周作人、胡适、鲁迅等之学生
7、1925年7月,在北新书局出版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8、1926年7月26日,在《语丝》杂志始用“废名”之笔名;
9、1927年张作霖下令取消北京大学,将九所大学并为“京师大学校”,遭到广泛反对。废名退学,往西山隐居;
10、1928年2月,《桃园》出版于上海开明书店;
1931年10月,《枣》出版于上海开明书店;
1932年1月,《桥》出版于上海开明书店;
1932年12月,《莫须有先生传》出版于上海开明书店;
11、1937年11月,奔母丧、避日祸,返回黄梅,此后一直教书乡里中小学,直至1946年返回北大;1944年印行《谈新诗》
12、返校后任中文系副教授,后升任教授;
13、1947年完成《阿赖耶识论》;陆续发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14、1951年和北大师生一道赴江西万安县璐田乡参加土改运动;
15、1951年院系调整,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后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
16、1957年《废名小说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7、1962年当选吉林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副主席
18、1967年 5月6日,恩师周作人逝世北京;9月4日,病逝长春,膀胱癌、胃癌。

(2)诗化小说与文章之美
1、诗化小说
A、乡村空气而不同于时流:
周作人:“冯君从中外文学里涵养他的趣味,一面独自走他的路,这虽然寂寞一点,却是最确实的手法,我希望他这样可以走到比此刻的更是独殊地他自己的艺术之大道上去。”(《<竹林的故事>序》)
沈从文:“作者的作品,是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差不多每篇都可以看到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农民,在一个我们所生长的乡村,如我们同样生活过来的活到那地上。不但那农村少女动人清朗的笑声,那聪明的姿态,小小的一条河,一株孤零零的长在菜园一角的葵树,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接近,就是那略带牛粪气味与略带稻草气味的乡村空气,也是仿佛把书拿来就可以嗅出的。”(《论冯文炳》)
B、梦的艺术
“创作的时候应该是‘反刍’,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梦。是梦,所以与当初的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艺术的成功也就在这里。”“有时古人只是无心的一笔罢,但我触动了……字与字,句与句,互相生长,有如梦之不可捉摸。”“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包含可怖的事实,然而我们读着只觉得他是诗。这正因为他是一个梦。”(废名《说梦》1927)
周作人:“艺术不是实录,乃是一个梦:梦并不是醒的生活的复写,然而离开了醒生活梦也就没有了材料,无论所做的是反应的或是满愿的梦。”(《<竹林的故事>序》)
C、悲哀空气
三姑娘父亲之死《竹林的故事》、柚子家境的今昔对比《柚子》、李妈的家人与情感世界《浣衣母》
2、周作人:“他们的身边总围绕着悲哀的空气。废名君小说中的人物,不论老的少的,村的俏的,都在这一种空气中行动,好像是在黄昏天气,在这时候朦胧暮色中一切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觉得互相亲近,互相和解。在这一点上废名君的隐逸性似乎是很占了优势。”(《桃园跋》)
2、文章之美
A、“唐人写绝句” 式的小说
“我写小说,乃很象古代陶潜、李商隐诗……就表现的手法说,我分明地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绝句二十个字,或二十八个字,成功一首诗,我的一篇小说,篇幅当然长得多,实是用写绝句的方法写的,不肯浪费语言。”(《废名小说选序》)
2、周作人:“废名所作本来是小说,但是我看这可以当小品散文读,不,不但是可以,或者这样更觉得有意味亦未可知。”这种 ‘意味’ ,大概主要来自于‘文章之美’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
3、周作人称赞其文章的简练:“我觉得废名君的著作在现代中国小说界有他的独特的价值者,其第一的原因是其文章之美…………文艺之美,据我想形式与内容要各占一半,近来创作不大讲究文章,也是新文学的一个缺陷。的确,文坛上也有做得流畅或华丽的文章的小说家,但废名君那样简炼的却很不多见。”(《枣和桥的序》)
B、晦涩与奇僻:
周作人:“从近来文体的变迁上着眼看去,更觉得有意义。废名君的文章近一二年来很被人称为晦涩。据友人在河北某女校询问学生的结果,废名君的文章是第一名的难懂,而第二名乃是平伯。本来晦涩的原因普通有两种,即是思想之深奥或混乱,但也可以由于文体之简洁或奇僻生辣,我想现今所说的便是属于这一方面。在这里我不禁想起明季的竟陵派来。……公安派的流丽遂亦不得不继以竟陵派的奇僻,我们读三袁和谭元春刘侗的文章,时时感到这种消息,令人慨然。公安与竟陵同是反拟古的文学,形似相反而实相成……。民国的新文学差不多即是公安派复兴,唯其所吸收的外来影响不止佛教而为现代文明,故其变化较丰富,然其文学之以流丽取胜初无二致,至“其过在轻纤”,盖亦同样地不能免焉。……简洁生辣的文章之兴起,正是当然的事。”(《枣和桥的序》)
C、厌世感
1、废名:“我喜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喜读哈代的小说……他们文章里却有中国文章所没有的美丽,简单一句,中国文章里没有外国人的厌世诗。中国人生在世,确乎是重实际,少理想,更不喜欢思索那‘死’,因此不但生活上就是文艺里也多是凝滞的空气 ”“中国人的思想大约都是‘此间乐,不思蜀’,或者就因为这个缘故在文章里失却一份美丽了。”(《中国文章》)
2、重返六朝文章:“我尝想,中国后来如果不是受了一点儿佛教影响,文艺里的空气恐怕更陈腐,文章里恐怕更要损失好些好看的字面。我读中国文章是读外国文章之后再回来读的,我读庾信是因为了杜甫,那时我正是读了英国哈代的小说之后,读庾信文章,觉得中国文字真可以写好些美丽的东西……”(《中国文章》)

(3)废名的诗
1、卞之琳、朱光潜等人的评语:
朱光潜:“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了之后,你也需要惊叹它真好。有些诗可以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诗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他的诗有一个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
卞之琳:“他的分行新诗里也自有些吉光片羽,思路难辨,层次欠明,他的诗语言上古今甚至中外杂陈,未能化古化欧,多数场合佶屈聱牙,读来不顺,更少作为诗,尽管是自由诗,所应有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吴晓东:“除却上述不足,废名诗歌独特的品质却是他人无法贡献的。这种特出之处可能正在于他为现代诗坛提供了一种观念诗,一种读者必须借助禅悟功夫才能理解其深玄奥义的理趣诗。”

三、沈从文

(1)“从文自传”与生平简介
1、《从文自传》:
1934年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1943年12月开明书店修订版
《我所生长的地方》《我的家庭》《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辰州》《船上》《姓文的秘书》《一个大王》等,共18篇
1、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有苗、汉、土家族血统。
2、13岁从军,后还做过警察局文书、税吏、报馆校对等
3、20岁到北京,从酉西会馆到“窄而霉斋”:跳出“那么一个公式”;公寓困守与街道漫游:《公寓中》《怯汉》《老实人》
4、两年后受到胡适、徐志摩等赏识,开始崭露头角
5、一生创作结集80多部,是位高产作家
6、新中国成立后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7、夫人为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兆和
8、“文革”结束以后被重新发现,《边城》等作品获得世界性声誉。接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2)“乡下人”与湘西世界
1、将门世家
A、《我的家庭》:
祖父沈洪富:不满二十即为湘军提督,后曾任昭通镇守使,同治二年任贵州总督;祖母苗族
父亲沈宗嗣,庚子国变时任大沽炮台裨将。大沽失守后革职回乡行医为生;母亲黄素英为土家族
弟弟22岁即成步军上校
B、沈从文从军“游荡了五年”
“小时因太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中当兵,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荡了五年……亲眼看到军队砍下无辜苗民和农民的人头无数,过了五年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生活……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到达湘西,我受到新书报影响……决心要自己掌握命运,毅然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完全陌生的北京……从此进到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习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2、“乡下人”
A、“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
——《习题》
B、为何说自己是“乡下人” ?
“一方面,这固然是要非难那班在思想上贪时髦,一下子就为新兴的主义理想冲昏了头脑,把自己的传统忘记得一干二净的作家。第二方面,他自称为‘乡下人’,无非是要我们注意一下他心智活动中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这就是他从小在内地就与之为伍的农夫、士兵、船夫和小生意人。他对这些身份卑微的人,一直忠心不二。”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C、作为城市漫游者的“怯汉”与“乡下人”意识的生成:
“在这个意义上,他这个乡下人,不是抽象地被城市、被衣着光鲜的女学生拒绝,作为一个游手好闲、一个不能参与的移民青年,他的羞怯、尴尬与无奈,事实上体现了现代城市内部文化和生活秩序的社会区隔。置身其中又感觉内在排斥,建立在区隔感受之上的纠结心态,构成了沈从文此一时期文学叙述丰富的情感与认识层次,几乎所有的出游都是这样结束:‘于是,他便又返回到他那小鸽笼般的湿霉房子中了。’外部公园、街道和霉湿公寓的一次次对峙,显示了上述经验结构的稳定性,它支配了沈从文有关城市生活的最初想象,而他对文学‘志业’的执拗追寻,或许正发生于公寓内外的张力之中,发生于‘怯汉’之纠结心绪的化解与克服中。”
——姜涛《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
3、湘西世界
A、“水”
“到十五岁以后,我的生活同一条辰河无从分开。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从汤汤河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面扩大的。我把过去生活加以温习,或对于未来生活有何安排时,必依赖这一条河水。”
——《我的写作和水的关系》
“(1922年夏天)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是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
——《我的写作和水的关系》
B、“希腊小庙”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识,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C、容纳性思维中的“人性”
D、“自然人”的原始心智
女性形象:萧萧,三三,翠翠:纯真无邪,与城市文明相对照的原始心智:“自然人”与文化的“机心”
童养媳嫁人不哭,女学生的传闻,结尾新孩子的诞生与多年前小丈夫的相同情境
爱的形式:
“不论做什么,走到什么地方去,丈夫总跟到身边。丈夫有些方面很怕她,当她如母亲,不敢多事。他们俩‘感情不坏’。”
怀孕之后,小丈夫不舍得她走,她也不舍得小丈夫,家里人
生子之后,家人还是欢喜地接纳

湘西世界是一种精神世界:
也写到此中人物的蒙昧,但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批判,而是写出了人性恒长的抒情意味。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并非没有丑恶,只是沈从文能够搁置一种现代文明的价值判断,以乡下人的视角写出湘西世界的牧歌之味。因此,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笔下,构成了与城市文明相对照的精神世界。湘西世界中的人物,如萧萧,虽然不停遭遇着不幸与困境,但是小说始终善意地赋予她一份自己的哀乐,当我们沉浸在小说之中,这份哀乐与善意会自然地、深深地感染到我们,我们的人性,或许也会学着变得更善良。

(3)主题思想与情绪的体操
1、主题思想
1982年吉首大学演讲,回答关于《边城》主题思想的提问:
“不,不,我从来不懂得他们所说的那个‘主题思想’,我写作不兴那个,想写就写起来了,写到感觉应该挺住也就停住了。
“你接近我这个作品,也许可以得到一点东西,不拘是什么;或一点忧愁,一点快乐,一点烦恼和惆怅,甚至于痛苦难堪,多少总得到一点点。你倘若毫无成见,还可以慢慢的接触作品中人物的情绪,也接触到作者的情绪,那不会使你堕落的。”
2、情绪的体操
“我的文章并不在模仿谁,我读过的每一本书上的文字我原皆可自由使用。我文章无何等哲学,不过是一堆习作,一种‘情绪的体操’罢了。是的,这是一种体操,属于精神或情感那方面的。一种使情感‘凝聚成为渊潭,平静成为湖泊’的体操。”
——《废邮存底·情绪的体操》

(4)抽象的抒情
1、左翼的眼中钉:
“反动的桃色作家”
“御用,御用,第三个还是御用,今天你的元勋就是政学系的大众;鸦片,鸦片,第三个还是鸦片,今天你的贡献就是《大公报》的萧乾!”
——郭沫若《斥反动文艺》
引自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2、“抽象的抒情”
“让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更合理,让人不再用个人权力或集体权力压迫其他不同情感观念反映方法。这是必然的,社会发展到一定进步时,会有这种情形产生的。但是目前可不是时候。什么时候?大致是政权完全稳定,社会生产又发展到大多数人都觉得知识重于权力,追求知识比权力更迫切专注,支配整个国家,也是征服自然的知识,不再是支配人的权力时。我们会不会有这一天?应当有的。”
——《抽象的抒情》(1961.7-8)
墓志铭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卞之琳何其芳吴兴华

文献: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作品:
1、何其芳:《预言》《柏林》《送葬》《云》《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夜歌(一)(二)》
2、卞之琳:《几个人》《春城》《道旁》《距离的组织》《航海》《音尘》《旧元夜遐思》《妆台(古意新拟)》《慰劳信集(三)(十四)(十六)》《无题》(很短的情诗,都读一下)

1、《汉园集》:1936年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汉园三诗人”
何其芳《燕泥集》,16首
李广田《行云集》,17首
卞之琳《数行集》,34首

何其芳、卞之琳:从新月派向现代主义诗风的转变

2、“以诗会友”:
(1)卞之琳、李广田1929年入北大;何其芳1931年入北大;
(2)“盆舟的戏弄”:《聊斋志异》白莲教的故事;《距离的组织》(1935.1)与《画梦录》第三则

3、对1920年代新诗风尚的扭转:
(1)从主情到主智
(2)“传统”之发现:艾略特的“传统”观念;“晚唐诗热”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连结

4、“古城”与“地之子”:
(1)从北京到北平;
(2)北平:“一半天黄沙埋了这座巴比伦?”/“一只古老的大香炉,一炉千年的陈灰”
(3)李广田《地之子》;京派文人土地情结;李广田:“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

5、各自特征
(1)李广田:质朴、厚实;转向散文
(2)何其芳:浓郁、煊丽;神话情结,《迟暮的花》;独语姿态与对话的寻求;弱主体(不稳定性)与“两个何其芳”之辨;
(3)卞之琳:忧郁、智性;“小处敏感,大处茫然”,《雕虫纪历·自序》;新诗戏剧性;化古、化欧;

卞之琳:(1910-2000)
1、1929-1933北大英文系,师从徐志摩、闻一多、叶公超,早期新月格律的影子《几个人》;
2、徐志摩与卞之琳的交往;
“老着脸皮,就拿那么一点点给他看。不料他把这些诗带回上海 跟小说家沈从文一起读了,居然大受赞赏,也没有跟我打招呼,就分交给一些刊物发表,也亮出了我的真姓名。这使我惊讶,却总是不小的鼓励。”;
逐步重要,研究比老师还多;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对徐志摩现状的反思
3、徐志摩去世;叶公超上课:第一学期戏剧课;第二学期欧美文学;鼓励翻译艾略特;受到法国象征派影响,兴趣已逸出浪漫主义诗歌,喜欢更富于暗示的现代主义诗歌,化古化欧的诗学观念开始形成;
4、受到荒原影响,春城等
5、毕业后留在《水星》;
6、1938-1939去过一段延安,慰劳信集;奥登的影响,《战争时期十四行》:穆旦,伪奥登风问题
7、1940西南联大任教;1946南开大学任教;建国后在北大、社科院任教;蓝棣之、裘小龙等
8、性格比较稳定,与何其芳不同

何其芳:(1912-1977)
1、四川万县红砂矶
2、1931入北大,汉园诗人:早期梦中道路
3、1935毕业后辗转:天津南开中学、山东、四川万县、成都(过渡期代表作)、
4、1938到延安:两次见到毛主席;积极,鲁艺中文系主任(沙汀;周立波),你的名字是一个问号
5、贺龙120师;《八路军》;后来回到延安
6、派到重庆:郭沫若,胡风;文化特派员;比较失败;
7、胡风案“万言书”(鲁迅后左翼文艺理论旗手;中共自身文化政治逻辑、解释方式形成的重要一环);1950年代的国际左翼思想浪潮与可能性,争鸣状态:无边的现实主义(加罗蒂;卡夫卡、毕加索、圣琼佩斯);我们理解如今左翼形态的形成过程;打击胡风
8、建国以后社科院工作;寿县下放,《写给寿县的诗》;

吴兴华(1921-1966)
1、祖籍江苏南通,南京溧水;生于天津,就读南开中学
2、1937年《新诗》月刊发表《森林的沉默》,年少成名
3、1937-1941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英文专业,选修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成绩都是第一
4、1941留校,太平洋战争爆发,燕大遣散;赵萝蕤、吴兴华、宋淇
5、燕大好友:宋淇(悌芬)、孙道临(以亮)、张芝联(《西洋文学》主编)
中关村“赌神”;虬髯客遇见李世民;“林以亮”是谁(梁文星、邝文德)?宋以朗《宋淇传奇》《小团圆》
6、与钱钟书的交往:《写在人生边上》与沦陷区散文风气,为《谈艺录》提意见;陈寅恪、钱钟书、吴兴华;哈罗德·谢迪克,曾翻译《老残游记》到英文;
7、1947被燕大破格升为副教授,1952北大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1954副系主任;英文系人才济济:钱钟书、朱光潜、李赋宁、吴兴华;
8、1957年化为右派;因与在苏联专家英语教育理念不合;1962年摘帽,这段时间自学拉丁文、希腊文;1966年去世
9、译《亨利四世》《神曲》,译里尔克诗;介绍乔伊斯等等

卞之琳的评价

《随笔》:北平作为沦陷区的城市空间
《金陵图》:战时的“乡愁”型构
《绝句》《绝句》:吴兴华的诗体创制;王敖的绝句
《褒姒的一笑》:意式十四行变体;颓废主义与战争实感的交织
《西山》:杜甫的诗史传统
《重读莎士比亚之“暴风雨”》

穆旦(1918-1977),

1、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与金庸是同族兄弟。
2、先祖为康熙朝诗人查慎行。生长于天津。
3、1937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随后到西南联大读书;
4、1940年毕业,留外文系做助教;
5、1942年2月,写《诗八首》,同月参加赴缅远征军,任司令部杜聿明将军翻译;
6、在缅艰苦作战,曾在胡康河谷(野人山)断粮八天,死里逃生,后作《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1945);
7、归国后在昆明航空公司短暂任职;后赴东北总编《新报》;
8、194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其间与同在芝大读生物学博士的周与良结婚;
9、拒绝国外一些大学的邀请,1952年回南开大学任副教授;
10、 1957年“反右”被定为“历史反革命”;
11、“文革”期间完成了拜伦长诗《唐璜》的翻译;
12、1977年2月,因医治腿伤,手术前心脏病突发去世,年59岁;
13、1979年平反;1985年入葬北京万安公墓,墓碑上刻:诗人穆旦之墓
14、“九叶派”成员之一
穆旦:《园》《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我》《五月》《出发》《诗八首》《森林之魅》《冥想》《春》(1942、1976)

张爱玲

一、张爱玲简介

1、祖父张佩纶(1848—1903)
2、曾外祖父李鸿章
张佩纶与马江之战
张佩纶与李鸿章
张佩纶与曾朴《孽海花》:庄仑樵与威毅伯;才子佳人的传奇改写
李鸿章长孙媳与曾虚白是娘家亲戚

二、张爱玲自传文章

《私语》:从出生到去香港读书
1、父亲:抽鸦片、纳妾
2、母亲:有文化、好强,与父亲离婚,留学法国
3、姑姑:看不惯父亲,与母亲要好,一同留学
4、后母:吸鸦片,对她和弟弟不好
5、拘禁在空房间,姑姑被打伤,考伦敦大学

《烬余录》:香港战争期间往事
1、《倾城之恋》的背景
2、《小团圆》可对照的本事
3、好友炎樱:锡兰侨民,姓摩希甸,父亲阿拉伯裔锡兰人,母亲天津人,在上海开珠宝店
4、战时的乐趣:吃:高价冰激淋;改行做饼
5、去医院照顾病人:自私的人如无其事的活下去

《童言无忌》:松散的回忆
1、钱:抓周抓到钱:喜欢钱且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2、穿:后母送的旧衣服,碎牛肉颜色,就像生了冻疮;喜欢日本花布,一件就是一幅图画
3、吃:喜欢牛肉庄:空气清新的疗养院
4、弟弟:美,而我一点也不;不成器的弟弟;挨打成为习惯

《对照记》:对着收藏的老照片做的回忆
1、从出生直到晚年的照片
2、囊括人生中重要的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姑姑、弟弟、炎樱
3、张家花园:胡汉民选做立法院,闹鬼:开灯、警卫自杀
4、二大爷张人骏:最后一个两江总督
5、继母:孙宝琦之女,陆小曼、朱氏姐妹之友
6、中国海军:英文中的老笑话;祖母恨福建人

三、张爱玲与胡兰成(1944-1947)

1、胡兰成:擅写政论文章。汪政府要员
2、《天地》杂志看到文章与照片
3、从苏青处要到地址
4、第一次见面:五个小时
5、胡兰成的多段恋情:周德训、范秀美
6、二人分手
7、50年代初的通信

四、张爱玲的小说

1、1943-1944:
《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2、1944-1947:
《花凋》《红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蒸 阿小悲秋》《创世纪》《郁金香》《多少恨》
3、1951-1978:
《怨女》《色,戒》《同学少年都不贱》
4、长篇两部:
《半生缘》(初载一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一日《亦报》,题《十八春》,笔名梁京,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经张爱玲改写后,以《惘然记》为题连载于一九六七年二月至七月《皇冠》月刊,一九六九年七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改名《半生缘》)
《小团圆》(《小团圆》据张爱玲手稿整理出版。原稿共六二八页,一九七六年完成后,张爱玲寄给香港的好友宋淇邝文美夫妇,后因各方原因未能发表;二○○九年二月,经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授权,皇冠出版社首次出版单行本。)

五、“自己的文章”:张爱玲的文学观

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